搜索
首页 《诸将二首》 元戎授钺为防边,斥堠传烽未息烟。

元戎授钺为防边,斥堠传烽未息烟。

意思:主帅给铁为防止边,侦察传烽火不停烟。

出自作者[明]王应辰的《诸将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一位将军的勇敢和忠诚,以及他对国家的保护。通过对“元戎授钺为防边,斥堠传烽未息烟”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这位将军的敬意和赞扬。 “元戎授钺为防边”中的“元戎”指的是主将,“授钺”则是指将军被授予了指挥军队的权力。这句诗表达了这位将军在边境上担任防卫任务,保卫国家的安全。而“斥堠传烽未息烟”则是指边疆的哨所不断传递着警报,烽火不断,表达了战争的紧张和激烈。 “尽道长驱如卫霍”中的“尽道”表示所有人都认为,“长驱”则是指军队长驱直入,勇往直前。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对这位将军的敬仰和信任,认为他能够像古代的名将卫青和霍去病一样,带领军队取得胜利。 然而,“何人起冢象祁连”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将军的期待和疑问。这句诗中的“冢象祁连”指的是在边境上建造一座像祁连山一样的山冢,用来纪念这位将军的功绩。然而,诗人问“何人起冢象祁连”,表达了他对这位将军能否取得像祁连山一样的功绩的疑问。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将军在边境上的防卫任务,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赞扬,同时也表达了对他的期待和疑问。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这位将军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让人们感受到了他的勇敢和忠诚。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元戎授钺为防边,斥堠传烽未息烟。
尽道长驱如卫霍,何人起冢象祁连。

关键词解释

  • 传烽

    读音:chuán fēng

    繁体字:傳烽

    意思:(传烽,传烽)
    点燃烽火,逐站相传,以报敌情。
      ▶宋·苏轼《登州召还议水军状》:“自国朝以来常屯重兵,教习水战,旦暮传烽以通警急。”
      ▶明·陈子龙《出自蓟

  • 元戎

    读音:yuán róng

    繁体字:元戎

    英语:supreme commander

    意思:
     1.大的兵车。
      ▶《诗•小雅•六月》:“元戎十乘,以先启行。”
      ▶朱熹集传:“元

  • 授钺

    读音:shòu yuè

    繁体字:授鉞

    意思:(授钺,授钺)
    古代大将出征,君主授以斧钺,表示授以兵权。
      ▶《文选•张衡<东京赋>》:“授钺四七,共工是除。”
      ▶薛综注引《六韬》:“凡国有难,君召将以授斧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