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杉膏宿雨,楼阁丽朝暾。
意思:松杉膏宿雨,楼阁丽朝暾。
出自作者[宋]程公许的《炷香至德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异时闻至德,滴水洗沈冤。
空寂等三世,悟迷同一源。
松杉膏宿雨,楼阁丽朝暾。
犹恨高峰顶,藤萝未得扪》是由一位诗人所写,他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历史、哲学和自然等多方面的思考。
首联“异时闻至德,滴水洗沈冤。”诗人以至德(指唐肃宗在位时的年号)为背景,滴水洗冤,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变迁。这不仅是对历史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公正、公平的追求,以及对沉冤得雪的期待。
颔联“空寂等三世,悟迷同一源。”这里的“空寂等三世”和“悟迷同一源”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空寂代表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而悟迷则表达了人们对真理和意义的追求。同一源则暗示了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统一性。
颈联“松杉膏宿雨,楼阁丽朝暾。”诗人描绘了松杉茂盛、雨后初晴的景象,以及楼阁在朝阳中的美丽。这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有对建筑的赞美,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
尾联“犹恨高峰顶,藤萝未得扪。”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峰的向往和无法攀登的遗憾。这里既有对高处的向往,也有对自我局限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历史、哲学和自然的思考,充满了哲理和诗意。诗人通过对自然和建筑的描绘,展示了他的审美情趣,同时也通过对于高峰的向往和无法攀登的遗憾,表达了他的自我反思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