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yī qiú
繁体字:衣裘
意思: 1.夏衣冬裘。 ▶《周礼•天官•宫伯》:“以时颁其衣裘。” ▶郑玄注:“衣裘,若今赋冬夏衣。” ▶贾公彦疏:“夏时班衣,冬时班裘。”
读音:dài dàn
繁体字:待旦
意思: 1.等待天明。 ▶《书•太甲上》:“先王昧爽丕显,坐以待旦。” ▶晋·葛洪《抱朴子•君道》:“民困则多离叛,其祸必振矣。可不战战以待旦乎?可不慄慄而虑危乎?
引用解释
1.古代计时单位。因滴漏而得名。每夜分为五更,每一更次分为五点。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一:“国朝 文德殿 钟鼓院 於夜漏不尽刻,既天未晓,则但挝鼓六通而无更点也,故不知者乃谓禁中有六更。”
2.指更鼓之声。 唐 薛能 《上盐铁尚书》诗:“城絶鼓鐘更点后,雨凉烟树月华新。” 宋 岳珂 《祝英台近·北固亭》词:“倚楼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