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武昌县与昼公兼寄邑宰》 寻常如一鹤,亦不爱青山。

寻常如一鹤,亦不爱青山。

意思:一般像一只鹤,也不爱青山。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武昌县与昼公兼寄邑宰》

全文赏析

这首诗《小一何人识,腾腾天地间。寻常如一鹤,亦不爱青山。 铁钵年多赤,麻衣带毳斑。只闻寻五柳,时到月中还》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自由自在、不拘常人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生态度的赞赏。 首句“小一何人识,腾腾天地间”描绘出这个人的独特性,他并不渴望被世人认识,而是在这纷繁的天地间自由自在地生活。 “寻常如一鹤,亦不爱青山”进一步描绘了这个人的形象,他平常如一只鹤,并不热衷于追求名利,也不沉溺于繁华的山水。 “铁钵年多赤,麻衣带毳斑”描绘出他的生活状态,使用铁钵吃饭,穿麻衣带着斑驳的痕迹,展现出他的朴素和自然。 “只闻寻五柳,时到月中还”则表达了他的生活态度,他喜欢寻访五柳,这可能代表着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而他也时常在月色中闲逛,更增添了他的飘逸之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个自由自在、不拘常人、朴素自然、追求隐逸生活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生态度的赞赏。这种形象和精神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赞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小一何人识,腾腾天地间。
寻常如一鹤,亦不爱青山。
铁钵年多赤,麻衣带毳斑。
只闻寻五柳,时到月中还。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青山

    读音:qīng shān

    繁体字:青山

    意思:
     1.青葱的山岭。
      ▶《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
      ▶唐徐凝《别白公》诗:“青山旧路在,白首醉还乡。”
      ▶《四游记•玉

  • 如一

    读音:rú yī

    繁体字:如一

    英语:Identical

    意思:一律;一样。
      ▶《礼记•月令》:“﹝孟夏之月﹞乃收茧税,以桑为均,贵贱长幼如一。”
      ▶《商君书•定分》:“法令以当时

  • 寻常

    读音:xún cháng

    繁体字:尋常

    短语:平淡无奇 凡 平平

    英语:ordinary

    意思:(寻常,寻常)

     1.寻、常,皆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一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