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原非一木支,诸贤坐失有为时。
意思:大厦原来不是一个木支,你们因失有被时。
出自作者[明]刘三吾的《湘南杂咏(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大厦原非一木支》是一首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通过对“大厦”的比喻,表达了对于个人力量在整体环境中作用的深刻理解。
首句“大厦原非一木支”是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生动描绘,形象地表达了大厦的稳固并非依赖于单一的树木,而是众多木材的共同支撑。这象征着个体在整体中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明白个体无法独立承担全局的责任。
“诸贤坐失有为时”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描绘,即许多贤能的人错过了发挥自己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这反映了社会公平和机会均等的重要性,也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警觉,不放弃追求自己的梦想和价值。
“不缘天上云龙会,谁解湘南虫矞蚌持?”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云龙比作有才华的人,而虫矞蚌则象征着默默无闻、需要他人引导的人。如果没有适当的机遇和环境,有才华的人也难以发挥其作用。
接下来的诗句描绘了人生的挫折和困难,如“垂翅夕阳鸿去远”和“游神华表鹤归迟”,象征着人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挫折和困难,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耐心等待。
最后两句“争如沤鹭忘机好,依旧无心在水湄。”是对生活态度的赞美。沤鹭忘机是典故,比喻人淡泊名利,不求机巧。在这里,诗人赞美那些能够放下世俗纷争,保持内心平静的人,他们懂得顺应自然,享受生活的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哲理的深度思考,表达了对个体在整体中的重要性、社会公平、机遇与挑战、生活态度等多方面的理解。它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价值,不放弃追求梦想,同时也要学会放下名利,享受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