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留题宁川香盖寺壁》 柳放寒条秋已老,雁摇孤翼暮空回。

柳放寒条秋已老,雁摇孤翼暮空回。

意思:柳放寒条秋已老,雁翼暮空回摇着我。

出自作者[唐]韩翃的《留题宁川香盖寺壁》

全文赏析

这首诗《爱远登高尘眼开,为怜萧寺上经台。山川谁识龙蛇蛰,天地自迎风雨来。柳放寒条秋已老,雁摇孤翼暮空回。何人会得其中事,又被残花落日催。》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内心情感的诗。 首联“爱远登高尘眼开,为怜萧寺上经台。”描绘了诗人对远方的热爱,他登高远望,让尘世的尘埃在视线之外消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寺庙的怜悯之情。这一联通过描绘诗人登高远望的场景,展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颔联“山川谁识龙蛇蛰,天地自迎风雨来。”描绘了山川的景象和自然的力量。这里运用了“龙蛇蛰”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冬眠的动物和蛰伏的生机。同时,“天地自迎风雨来”也表达了自然界的规律和力量,风雨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随时而来,不可阻挡。这一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 颈联“柳放寒条秋已老,雁摇孤翼暮空回。”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雁群归巢的场景。柳树在寒风中摇曳,秋天的气息已经浓厚;大雁在暮色中摇摇欲坠地飞翔,寻找归巢。这一联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雁群的归巢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尾联“何人会得其中事,又被残花落日催。”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里用“残花落日”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而“何人会得其中事”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迷茫和无奈。这一联通过描绘时光流逝和人生思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内心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人在登高远望、观察自然、思考人生中找到了自己的情感寄托和人生价值。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启示意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爱远登高尘眼开,为怜萧寺上经台。
山川谁识龙蛇蛰,天地自迎风雨来。
柳放寒条秋已老,雁摇孤翼暮空回。
何人会得其中事,又被残花落日催。
作者介绍
韩翃,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唐代诗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一首《寒食》而被唐德宗所赏识,晋升不断,最终官至中书舍人。韩翃的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泛。著有《韩君平诗集》。

关键词解释

  • 寒条

    读音:hán tiáo

    繁体字:寒條

    意思:(寒条,寒条)
    秋冬树木的枝条。
      ▶晋·陶潜《归鸟》诗:“翼翼归鸟,戢羽寒条。”
      ▶唐·戴叔伦《登楼望月寄凤翔李少尹》诗:“陌上凉风槐叶凋,夕阳清露湿寒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