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黄漕祠堂》 拄杖过桥声易识,壁纱笼墨句难攀。

拄杖过桥声易识,壁纱笼墨句难攀。

意思:拄着手杖走过桥声易识,壁纱墨句难攀。

出自作者[宋]吴泳的《黄漕祠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对人际关系的洞察。首联“古谊寥寥千载间,却从宾主得窥斑”展示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深敬仰,同时也表达了他从宾主之间的交流中洞察到了人性的斑斓。颔联“道同元不分穷达,礼重何妨尚往还”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人性和人际关系的理解。他认为,真正的道理是不分贫穷与显达的,而礼仪的重要性也在于人们之间的相互往来。 颈联“拄杖过桥声易识,壁纱笼墨句难攀”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生活的细节,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难易与挑战。尾联“篝灯试取丰碑读,名压三犀石更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的追求以及对名誉的看法。他认为,名誉就像三犀石一样坚硬,需要经过篝灯的磨砺和丰碑的考验才能得到。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思考,通过对历史、人性、礼仪、知识、名誉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的深厚学识和敏锐洞察力。同时,诗中的意象生动,语言简练,也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才华。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古谊寥寥千载间,却从宾主得窥斑。
道同元不分穷达,礼重何妨尚往还。
拄杖过桥声易识,壁纱笼墨句难攀。
篝灯试取丰碑读,名压三犀石更顽。

关键词解释

  • 过桥

    读音:guò qiáo

    繁体字:過橋

    英语:gap bridge

    意思:(过桥,过桥)
    迷信风俗,“做七”时的一种仪式。
      ▶欧阳山《三家巷》十七:“区细和区卓捧着区桃的灵牌,到门口外面

  • 纱笼

    读音:shā lóng

    繁体字:紗籠

    意思:(纱笼,纱笼)

     1.纱制灯笼。
      ▶唐·白居易《宿东亭晓兴》诗:“温温土炉火,耿耿纱笼烛。”
      ▶宋·高观国《御街行•赋轿》词:“归来时晚,纱笼引道,

  • 拄杖

    读音:zhǔ zhàng

    繁体字:拄杖

    意思:
     1.执持。
      ▶三国·魏·曹操《陌上桑》:“食芝英,饮醴泉,拄杖桂枝佩秋兰。”
     
     2.支撑着拐杖。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