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程给事知越州》 胥口沈珠唐相事,会稽怀绶汉臣归。

胥口沈珠唐相事,会稽怀绶汉臣归。

意思:胥口沉珠唐朝宰相事,会稽怀绶带汉臣归。

出自作者[宋]周直孺的《送程给事知越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德高望重的吴郡名士的,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首联“三吴冠盖并驱弛,名德如公亦已稀”,诗人以赞美的口吻描绘了吴郡名士在三吴地区广受赞誉,名声显赫,车马络绎不绝,人人都想与他结交。而像他这样德高望重的人也并不多见。这一联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表达了诗人对名士的敬仰之情。 颔联“胥口沈珠唐相事,会稽怀绶汉臣归”,诗人用典,以胥口沉珠的传说和会稽怀绶的典故来赞美名士的品德高尚。其中,“沈珠”指的是胥口人唐相在任时,不贪财宝,不事奢华,以德化民,使胥口人安居乐业。而“汉臣归”则是指汉代会稽太守郑躬,他关心百姓疾苦,为百姓谋福利,深受百姓爱戴。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名士品德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颈联“光华书绣家山近,浩荡秋风画鷁飞”,诗人描绘了名士的家乡美景和秋日的景象,表达了对名士的思念之情。其中,“书绣”指的是家乡的美景,“画鷁飞”则是指秋日的景象,如画般美丽,令人陶醉。这两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赞美,也表达了对名士的思念之情。 尾联“十万疲民待仁政,未应祗为脍鲈肥”,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名士的期望和请求。诗人希望名士能够为百姓谋福利,实行仁政,解决百姓的困难。而不仅仅是满足于品尝美味的鲈鱼。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士的期望和请求,也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关心和同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名士的赞美和敬仰,表达了诗人对品德高尚、关心百姓、仁政爱民等价值观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家乡美景和百姓生活的热爱和关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吴冠盖并驱弛,名德如公亦已稀。
胥口沈珠唐相事,会稽怀绶汉臣归。
光华书绣家山近,浩荡秋风画鷁飞。
十万疲民待仁政,未应祗为脍鲈肥。

关键词解释

  • 汉臣

    读音:hàn chén

    繁体字:漢臣

    意思:(汉臣,汉臣)
    汉朝的臣子。亦指古代汉族政权的臣子。
      ▶《史记•留侯世家》:“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
      ▶唐·杜甫《赠王二十四

  • 事会

    读音:shì huì

    繁体字:事會

    意思:(事会,事会)

     1.机遇;时机。
      ▶《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表不能用”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今天下分裂,日寻干戈,事会之来,岂有终极乎?若能应之于后者,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