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立秋有感寄苏子美》 虽恐芳节谢,犹忻早凉归。

虽恐芳节谢,犹忻早凉归。

意思:虽然担心花节感谢,还很早凉回家。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立秋有感寄苏子美》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衰老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庭树忽改色,秋风动其枝”,诗人以庭树的颜色改变为引子,描绘了秋风的萧瑟,暗示了秋天的到来。这一联以景起笔,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物情未必尔,我意先已凄”,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感受,认为万物都有凋零的一天,但自己却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感到凄凉。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间的感慨。 颈联“虽恐芳节谢,犹忻早凉归”,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虽然害怕花谢,但仍然喜欢秋天的凉爽。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尾联“故人在千里,岁月令我悲”,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感到悲伤。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衰老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庭树忽改色,秋风动其枝。
物情未必尔,我意先已凄。
虽恐芳节谢,犹忻早凉归。
起步云月暗,顾瞻星斗移。
四时有大信,万物谁与期。
故人在千里,岁月令我悲。
所嗟事业晚,岂惜颜色衰。
庙谋今谓何,胡马日以肥。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虽恐

    读音:suī kǒng

    繁体字:雖恐

    意思:(虽恐,虽恐)
    唯恐。虽,通“唯”。
      ▶《墨子•非儒下》:“见利使已,虽恐后言。”
      ▶孙诒让间诂引俞樾曰:“虽当作唯,古字通也。盖言利之所在,唯恐后言也。”<

  • 芳节

    读音:fāng jié

    繁体字:芳節

    意思:(芳节,芳节)
    阳春时节。亦泛指佳节、良时。
      ▶南朝·宋·刘铄《代收泪就长路》诗:“徘徊去芳节,依迟从远军。”
      ▶唐·李白《愁阳春赋》:“兼万情之悲欢,兹一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