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圣俞咏昌言五物·白鹘图》 遂令狐与狸,不敢矜凶妖。

遂令狐与狸,不敢矜凶妖。

意思:就让狐狸和猫,不敢自负凶妖。

出自作者[宋]司马光的《和圣俞咏昌言五物·白鹘图》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想象力和生动描绘的诗,以白鹘为中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白鹘的气势和风采。诗人通过丰富的描绘和比喻,使读者仿佛能看到白鹘飞翔的英姿。诗中的白鹘,不仅强大勇猛,而且潇洒飘逸,给人一种崇高而神秘的感觉。 诗人巧妙地用一系列生动的动词描绘了白鹘的飞翔:“横飞”、“瞥来”、“欻起”,如同“疾惊电”,生动地表现了白鹘飞翔的速度和力量。同时,用“轻如朔雪花,迥与长风飘”来形容白鹘的轻盈和飘逸,使得白鹘的形象更加鲜明。 此外,诗人还通过白鹘的气势吓退了“令狐与狸”,进一步衬托出白鹘的勇猛。而“罻罗不可取,灭影还云霄”则表现了白鹘的高洁和傲然,同时也展示了它的神秘和崇高。 诗的结尾,“凛然堂牖间,霜气生春朝。风雨夜如墨,古木无鸣枭。”,通过描绘环境,进一步衬托出白鹘的威严和崇高,使得整首诗的氛围更加庄重和肃然。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成功地塑造了白鹘这一崇高而神秘的形象,同时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白鹘日边来,一息万里遥。
横飞碧海晴,六翮寒萧萧。
轻如朔雪花,迥与长风飘。
倾身叠绀爪,吟啸何晓哮。
瞥来疾惊电,欻起先扶摇。
遂令狐与狸,不敢矜凶妖。
罻罗不可取,灭影还云霄。
世人莫得见,粉绘图轻绡。
凛然堂牖间,霜气生春朝。
风雨夜如墨,古木无鸣枭。
作者介绍 司马光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

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关键词解释

  • 令狐

    读音:líng hú

    繁体字:令狐

    英语:Linghu

    意思:
     1.古地名。
      ▶春秋·晋地,故城在今山西·临猗西。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重耳﹞济河,围令狐,入桑

  • 不敢

    读音:bù gǎn

    繁体字:不敢

    英语:dare not

    意思:
     1.谓没胆量,没勇气。亦表示没有胆量做某事。
      ▶《孟子•公孙丑下》:“我非尧舜之道,不敢以陈于王前。”
      

  • 凶妖

    读音:xiōng yāo

    繁体字:凶妖

    意思:
     1.邪恶妖妄。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知人易,自知难,吾答之又无他语,是凶妖之证也。”
      ▶《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