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登涔阳城二首》 万户砧声水国秋,凉风吹起故乡愁。

万户砧声水国秋,凉风吹起故乡愁。

意思:万户捣衣石声水国秋季,凉风吹起故乡愁。

出自作者[唐]李群玉的《秋登涔阳城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万户砧声水国秋,凉风吹起故乡愁》是一首典型的中国古典诗歌,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首句“万户砧声水国秋”,诗人以万户捣衣的砧声和秋天的水国(水乡)为背景,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秋天景象。此句既点明了季节,又为全诗定下了情感基调——愁思。 “凉风吹起故乡愁”一句,诗人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秋风起,愁更甚。 “行人望远偏伤思,白浪青枫满北楼”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思乡之情,诗人远望故乡,看到白浪和青枫,更增添了他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穿针楼上闭秋烟,织女佳期又隔年”两句,诗人描绘了女子在楼上穿针的场景,又通过“织女佳期又隔年”表达了与故乡的亲人相隔之远,佳期难再。 最后两句“斜笛夜深吹不落,一条银汉挂秋天”,诗人用笛声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而“一条银汉挂秋天”则以景结情,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古典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户砧声水国秋,凉风吹起故乡愁。
行人望远偏伤思,白浪青枫满北楼。
穿针楼上闭秋烟,织女佳期又隔年。
斜笛夜深吹不落,一条银汉挂秋天。
作者介绍
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关键词解释

  • 水国

    读音:shuǐ guó

    繁体字:水國

    英语:land that abounds in rivers and lakes

    意思:(水国,水国)
    犹水乡。
      ▶南朝·宋·颜延之《始安郡还都与

  • 凉风

    读音:liáng fēng

    繁体字:涼風

    英语:cool breeze

    意思:(凉风,凉风)

     1.秋风。
      ▶《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 故乡

    读音:gù xiāng

    繁体字:故鄉

    短语:故土 诞生地 出生地 里 邻里 本土 乡

    英语:home

    意思:(故乡,故乡)
    家乡。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

  • 万户

    读音:wàn hù

    繁体字:萬戶

    意思:(万户,万户)

     1.一万户。
      ▶《史记•高祖本纪》:“诸将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亦指万人。
      ▶宋·陈师道《赠魏衍》诗之二:“宁须万户权轻重,不待

  • 砧声

    读音:zhēn shēng

    繁体字:砧聲

    意思:(砧声,砧声)
    亦作“碪声”。
     捣衣声。
      ▶唐·李颀《送魏万之京》诗:“关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金·元好问《短日》诗:“短日碪声急

  • 秋凉

    读音:qiū liáng

    繁体字:秋涼

    英语:cool autumn days

    意思:(秋凉,秋凉)

     1.《汉书•龚胜传》:“方盛夏暑热,胜病少气,可须秋凉乃发。”
      ▶唐·

  • 乡愁

    读音:xiāng chóu

    繁体字:鄉愁

    英语:nostalgia

    意思:(乡愁,乡愁)
    思乡的愁闷。
      ▶唐·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