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山居》 耿耿虚堂一榻秋,人间高枕几王侯。

耿耿虚堂一榻秋,人间高枕几王侯。

意思:耿耿虚堂一床秋季,人间高枕无忧几乎王侯。

出自作者[宋]陈与义的《山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耿耿虚堂一榻秋》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 首句“耿耿虚堂一榻秋”,描绘了一个简单的场景:一间空荡荡的屋子,秋天来临,只有一张床榻还留在那里。这句诗给人一种宁静、空灵的感觉,仿佛诗人就在读者的眼前,坐在那张床榻上,享受着秋天的寂静。 “人间高枕几王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以及对精神追求的重视。在诗人看来,高枕无忧,无需追逐权力和财富,才是真正的幸福。 “乱云未放晓山出,片月不随寒水流”两句,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乱云涌动,但山峰依旧沉睡;月亮静静挂在天上,不随寒流而逝。这两句诗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也表达了诗人对永恒的追求。 “检校一身浑是懒,平章千古得无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全身心投入懒散的生活,享受着平凡中的美好。同时,他也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不忧愁未来。 最后,“湘波见说清人骨”和“恨不移家阿那州”两句,描绘了诗人对于移居到某个清幽的地方的渴望,进一步强调了他对简单、自然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简单、宁静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淡泊、精神追求的重视,以及对自然和历史的敬畏和欣赏。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耿耿虚堂一榻秋,人间高枕几王侯。
乱云未放晓山出,片月不随寒水流。
检校一身浑是懒,平章千古得无愁。
湘波见说清人骨,恨不移家阿那州。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关键词解释

  • 高枕

    读音:gāo zhěn

    繁体字:高枕

    英语:high pillow

    意思:
     1.枕着高枕头。谓无忧无虑。
      ▶《战国策•齐策四》:“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唐·韩愈

  • 王侯

    读音:wáng hóu

    繁体字:王侯

    短语:爵士

    英语:rajah

    意思:谓天子与诸侯。后多指王爵与侯爵,或泛指显贵者。
      ▶《易•蛊》:“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 耿耿

    读音:gěng gěng

    繁体字:耿耿

    英语:be troubled

    意思:
     1.烦躁不安,心事重重。
      ▶《诗•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楚辞•远游》:

  • 虚堂

    读音:xū táng

    繁体字:虛堂

    意思:(虚堂,虚堂)
    高堂。
      ▶南朝·梁·萧统《示徐州弟》诗:“屑屑风生,昭昭月影。高宇既清,虚堂复静。”
      ▶唐·戎昱《客堂秋夕》诗:“隔窗萤影灭复流,北风微雨虚堂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