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咏宣律和尚袈裟》 共覆三衣中夜寒,披时不镇尼师坛。

共覆三衣中夜寒,披时不镇尼师坛。

意思:共覆盖三衣中夜寒,阅读时不镇尼师坛。

出自作者[唐]张希复的《咏宣律和尚袈裟》

全文创作背景

《咏宣律和尚袈裟》是唐代诗人张希复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宣律和尚的袈裟。具体的创作背景并未明确,但可以推测出,诗人可能是在见到宣律和尚的袈裟后,被其独特的形态或寓意所吸引,从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他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宣律和尚的尊敬和赞美,同时也借助袈裟这个物象,传达出对佛教教义的理解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共覆三衣中夜寒,披时不镇尼师坛。
无因盖得龙宫地,畦里尘飞叶相残。

关键词解释

  • 三衣

    读音:sān yī

    繁体字:三衣

    意思:梵文Tricīvara的意译。佛教比丘穿的三种衣服。一种叫僧伽梨,即大衣或名众聚时衣,在大众集会或行授戒礼时穿着;一种叫郁多罗僧,即上衣,礼诵、听讲、说戒时穿着;一种叫安陀会,日常作业和安寝时穿

  • 中夜

    读音:zhōng yè

    繁体字:中夜

    意思:半夜。
      ▶《书•冏命》:“憷惕惟厉,中夜以兴,思免厥愆。”
      ▶孔传:“言常悚惧惟危,夜半以起。”
      ▶三国·魏·曹植《美女行》:“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