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八月十九日赏菊》 闰催虽隔重阳月,节去犹胜十日时。

闰催虽隔重阳月,节去犹胜十日时。

意思:闰催虽然隔着重阳月,节距也胜过十天时间。

出自作者[宋]强至的《依韵奉和司徒侍中八月十九日赏菊》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秋天的诗,通过对秋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首联“秋风生意众怜迟,一旦先开岂足悲。”描绘了秋天的生机和秋花的迟开。诗人用“秋风”作为背景,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而“众怜迟”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期待和喜爱。同时,“一旦先开”与“众怜迟”形成对比,表现出秋花迟开而美丽,引人怜爱。然而,诗人认为秋花的迟开并不值得悲伤,因为它们有着独特的美丽和价值。 颔联“无髻竞分浓蕊插,有襟聊对细香披。”进一步描绘了秋花的美丽和香气。诗人用“无髻”和“有襟”来形容秋花的花瓣,形象生动;而“竞分浓蕊插”则表达了秋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的场景;最后一句“聊对细香披”则描绘了秋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令人陶醉。 颈联“闰催虽隔重阳月,节去犹胜十日时。”诗人表达了对秋花的珍惜之情。虽然秋花与重阳节的时间相隔较远,但它们仍然在节令之前开放,这比那些在节令之后才开放的草木更有价值。诗人通过对比,强调了秋花的珍贵和美丽。 尾联“不比无名閒草木,早蒙造化只堪嗤。”诗人赞美秋花不像那些无名无名的草木,它们得到了自然的眷顾和恩赐,成为了美丽的存在。诗人对秋花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整首诗通过对秋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诗人通过对秋花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强调了秋花的珍贵和美丽,表达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尊重。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秋风生意众怜迟,一旦先开岂足悲。
无髻竞分浓蕊插,有襟聊对细香披。
闰催虽隔重阳月,节去犹胜十日时。
不比无名閒草木,早蒙造化只堪嗤。
作者介绍
强至,字几圣,钱塘(今杭州)人。庆历六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

关键词解释

  • 重阳

    读音:chóng yáng

    繁体字:重陽

    英语:superposed [WTBX]yang[WTBZ]

    意思:(重阳,重阳)

     1.指天。
      ▶《楚辞•远游》:“集重阳入帝宫兮

  • 十日

    读音:shí rì

    繁体字:十日

    意思: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尧命后羿射落九日。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淮

  • 月节

    读音:yuè jié

    繁体字:月節

    意思:(月节,月节)

     1.指旧历一个月。因月相变化的节律为农历一个月。
      ▶《太平御览》卷四引《范子计然》:“月行疾二十九日三十日间,一与日合,取日之度,以为月节。”<

  • 日时

    读音:rì shí

    繁体字:日時

    意思:(日时,日时)

     1.日期与时辰。
      ▶《后汉书•方术传上•樊英》:“尝有暴风从西方起,英谓学者曰:‘成都市火甚盛。’因含水西向漱之,乃令记其日时。客后有从蜀都来,云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