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记芳洲兰棹舣。
意思:曾记得芳洲兰棹停靠。
出自作者[宋]高观国的《玉楼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怀念。
首句“春烟澹澹生春水”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淡淡的春烟在春水中升起,给人一种清新、生机勃勃的感觉。这为整首诗定下了轻松愉快的基调。
“曾记芳洲兰棹舣”一句,诗人回忆起曾经在芳香的河洲,停泊小船的情景。这里的“芳洲”和“兰棹”暗示了美好的回忆和愉悦的时光。
接下来的两句“岸花香到舞衣边,汀草色分歌扇底”,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花香飘到舞者的衣边,草色分出在歌女的扇底,这些细节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棹沉云去情千里”一句,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小船消失在云雾中,但情意却绵延千里。这里用“棹沉云去”来比喻过去的消逝,而“情千里”则表达了对过去的深深怀念。
“愁压双鸳飞不起”一句,诗人将情感转向了哀愁。双鸳被愁压得无法飞翔,这里暗喻了心中的哀愁之深。
最后两句“十年春事十年心,怕说湔裙当日事”,诗人直接表达了对过去的痛苦回忆。十年来的春天,十年来的心事,每一次回忆都让人害怕去触及那个湔裙的日子。这里,“湔裙”可能指的是洗裙子的日子,也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悲伤事件。无论哪种解释,都表达了深深的痛苦和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深怀念和痛苦回忆。它是一首深情而哀伤的诗,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相关句子
- 白鹭自芳洲。-- 出自《南乡子·十日借春留》作者:[宋]吴淇
- 芳洲有杜若。-- 出自《怀故人诗》作者:[南北朝]谢朓
- 杜若芳洲。-- 出自《江南曲/踏莎行》作者:[宋]贺铸
- 谁在芳洲。-- 出自《过龙门/浪淘沙令》作者:[宋]史达祖
- 浓绿暗芳洲。-- 出自《南乡子·浓绿暗芳洲》作者:[宋]赵彦端
- 曾记。-- 出自《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作者:[宋]严蕊
- 曾记。-- 出自《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作者:[宋]严蕊
- 曾记远游篇。-- 出自《风入松 南金寓桥李,予客海隅,寄此以叙间》作者:[元]邵亨贞
- 曾记远游篇。-- 出自《风入松 南金寓桥李,予客海隅,寄此以叙间》作者:[元]邵亨贞
- 曾记销魂处。-- 出自《蓦山溪·青梅如豆》作者:[宋]张震
- 曾记宴蓬壶。-- 出自《南楼令/唐多令》作者:[宋]张炎
- 曾记东风面。-- 出自《千秋岁·晓烟溪畔》作者:[宋]叶梦得
- 倚兰棹。-- 出自《采莲舞》作者:[宋]史浩
- 兰棹举。-- 出自《谒金门·兰棹举》作者:[宋]卢祖皋
- 兰棹舣。-- 出自《渔家傲·秋水无痕清见底》作者:[宋]谢逸
- 兰棹举,曲尘霏。-- 出自《鹧鸪天·毡毡轻舟逆上溪》作者:[金]段克己
- 兰棹泊沙头。-- 出自《巫山一段云 栖凤峰》作者:[元]赵孟*
- 兰棹稳,草衣轻。-- 出自《渔父 临荆浩渔父图十六首》作者:[元]吴镇
- 木兰舣。-- 出自《祝英台近·濯沧浪》作者:[宋]刘应李
- 舣兰舟。-- 出自《透碧霄》作者:[宋]查荎
- 舣汀洲。-- 出自《江神子/江城子》作者:[宋]吴文英
- 柳岸舣兰舟。-- 出自《南乡子·柳岸舣兰舟》作者:[宋]贺铸
- 去棹舣江干-- 出自《赠贺左丞萧舍人诗》作者:[隋]江总
- 船舣水村悄。-- 出自《祝英台近·占宽闲》作者:[宋]张炎
- 停短棹,舣平沙。-- 出自《渔歌子·□□□□□浮家》作者:[宋]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