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出都留别诸公》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意思:怀里抱着芳香兰一把,纵横宇宙合雾千重。

出自作者[清]康有为的《出都留别诸公》

全文创作背景

《出都留别诸公》是清朝诗人康有为创作的一组诗,其创作背景与清朝末年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当时,中国正面临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内部动荡的困局,康有为作为一位有识之士,深感国家危亡在即,因此决定上书清廷,提出变法图强的主张。然而,他的上书遭到了顽固派的阻挠,未能上达朝廷。于是,康有为决定离开北京,留别诸公,作诗表达了自己的政治态度和对时局的看法。这组诗充满了激昂悲愤的情感,反映了康有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变法维新的执着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龙作骑万灵从,独立飞来缥缈峰。
怀抱芳馨兰一握,纵横宙合雾千重。
眼中战国成争鹿,海内人才孰卧龙。
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
作者介绍 康有为简介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光绪十七年(1891年)后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开始进行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自称持有皇帝的衣带诏,组织保皇会,鼓吹开明专制,反对革命。辛亥革命后,作为保皇党领袖,他反对共和制,一直谋划溥仪复位。民国六年(1917年),康有为和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不久即在当时北洋政府总理段祺瑞的讨伐下宣告失败。康有为晚年始终宣称忠于清朝,溥仪被冯玉祥逐出紫禁城后,他曾亲往天津,到溥仪居住的静园觐见探望。民国十六年(1927年)病死于青岛。康有为作为晚清社会的活跃分子,在倡导维新运动时,体现了历史前进的方向。但后来,他与袁世凯成为复辟运动的精神领袖。

关键词解释

  • 宙合

    读音:zhòu hé

    繁体字:宙合

    意思:
     1.谓囊括上下古今之道。
      ▶《管子•宙合》:“天地,万物之橐也;宙合,有橐天地。天地苴万物,故曰万物之橐。宙合之意,上通于天之上,下泉于地之下,外出于四海之外,合络天地

  • 芳馨

    读音:fāng xīn

    繁体字:芳馨

    英语:Aroma

    意思:
     1.犹芳香。也借指香草。
      ▶《楚辞•九歌•湘夫人》:“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楚辞•九歌•山鬼

  • 怀抱

    读音:huái bào

    繁体字:懷抱

    短语:怀

    英语:(within someone\'s) embrace

    意思:(怀抱,怀抱)

     1.怀里抱着。
     

  • 千重

    读音:qiān zhòng

    繁体字:千重

    意思:千层,层层叠叠。
      ▶《后汉书•马融传》:“群师叠伍,伯校千重。”
      ▶宋·陆游《长相思》词之一:“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月明收钓筒。”
      ▶《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