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读王有道诗》 校书非隐遁,逢乱偶栖迟。

校书非隐遁,逢乱偶栖迟。

意思:校书不是隐居,遭逢乱世偶然游息。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读王有道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一位古代校书(学者)的怀念和敬仰。诗中描绘了这位校书在乱世中寻找栖身之所的艰难,早年关注社会治安,晚年忠于义理,但最终却未得到应有的颂扬和纪念。 首联“校书非隐遁,逢乱偶栖迟”,诗人以一种既肯定又惋惜的语气描述这位校书并非隐士,而是在乱世中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这一描述为读者勾勒出一位身处乱世、坚韧不屈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颔联“少日治安策,暮年忠义诗”,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这位校书的生平。他早年关注社会治安问题,提出对策和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忠义之情。这一描述展现了校书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才华和智慧。 颈联“空闻狩岐陇,不见颂浯溪”,诗人表达了对这位校书未得到应有颂扬的遗憾。他听说这位校书曾在岐陇狩猎,但并未留下任何颂扬之词,这使得诗人感到惋惜。这一描述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遗憾和失落的故事,同时也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尾联“有暮荒丛棘,无祠奠酒卮”,诗人以一种悲凉的语气描绘了这位校书的结局。他最终在荒芜的丛棘中离世,没有得到应有的祭祀和纪念。这一描述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校书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冷漠和无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古代校书的生平,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分子的敬仰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让读者感受到了这位校书的坚韧、才华和悲凉,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校书非隐遁,逢乱偶栖迟。
少日治安策,暮年忠义诗。
空闻狩岐陇,不见颂浯溪。
有暮荒丛棘,无祠奠酒卮。

关键词解释

  • 隐遁

    读音:yǐn dùn

    繁体字:隱遁

    英语:reclusion

    意思:(隐遁,隐遁)
    亦作“隐遯”。
     
     1.隐居远避尘世。
      ▶《后汉书•宣秉传》:“遂隐遁深山,州郡连

  • 校书

    读音:jiào shū

    繁体字:校書

    意思:(校书,校书)

     1.校勘书籍。
      ▶《后汉书•文苑传上•傅毅》:“建初中,肃宗博召文学之士,以毅为兰臺令史,拜郎中,与班固、贾逵共典校书。”
      ▶《三

  • 栖迟

    读音:qī chí

    繁体字:棲遲

    意思:(栖迟,栖迟)
    亦作“栖犀”。
     
     1.游息。
      ▶《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朱熹集传:“栖迟,游息也。”
      ▶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