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杪秋独夜》 无限少年非我伴,可怜清夜与谁同。

无限少年非我伴,可怜清夜与谁同。

意思:无限年轻不是我伴,可怜深夜与谁同。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杪秋独夜》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老人在夜晚独自思索,感到生活落寞,亲友已经离他而去。他以红叶飘落的树和白须的老人作为自己内心感受的象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沉感慨。 首联“无限少年非我伴,可怜清夜与谁同”,这里用“无限”修饰“少年”,与“非我伴”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可怜清夜与谁同”,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落寞和无奈。 颔联“欢娱牢落中心少,亲故凋零四面空”,这里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欢娱牢落”对“亲故凋零”,“中心少”对“四面空”,使诗句更加整齐美观,同时也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苦涩。 颈联“红叶树飘风起后,白须人立月明中”,通过对“红叶树”和“白须人”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感和生活的落寞。同时,“飘风起后”和“月明中”也营造了一种寂静、凄清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孤寂和无助。 尾联“前头更有萧条物,老菊衰兰三两丛”,通过对“老菊衰兰”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沉感慨,同时也突显了诗人自身的衰老和落寞。这里的“萧条物”更是强调了生活的衰败和落寞,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老人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沉感慨和对生命的思索。诗句流畅优美,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的孤独和无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无限少年非我伴,可怜清夜与谁同。
欢娱牢落中心少,亲故凋零四面空。
红叶树飘风起后,白须人立月明中。
前头更有萧条物,老菊衰兰三两丛。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清夜

    读音:qīng yè

    繁体字:清夜

    英语:stillness of night

    意思:清静的夜晚。
      ▶汉·司马相如《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
      ▶唐·李端《宿瓜州

  • 可怜

    读音:kě lián

    繁体字:可憐

    短语:怜 惜 体恤 怜惜 悯 不忍 同病相怜

    英语:pitiful

    意思:(可怜,可怜)

     1.值得怜悯。

  • 少年

    读音:shào nián

    繁体字:少年

    短语:未成年 苗 未成年人

    英语:juvenile

    意思:I
    不几年。
       ▶《后汉书•西南夷传•滇》:“初到郡,米

  • 无限

    读音:wú xiàn

    繁体字:無限

    短语:无以复加 卓绝 亢 极度 不过 无上 极端 绝顶 极 无与伦比 最好 太 尽 透顶 极其 极致 最 绝 顶

    英语:unlimited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