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六十六》 鬓丝千万白,池草八九绿。

鬓丝千万白,池草八九绿。

意思:鬓丝千万白,池在八九绿。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六十六》

全文赏析

这首诗《病知心力减,老觉光阴速》是一首描绘人生历程的诗篇,它以诗人的亲身经历,生动地描绘了岁月流逝、人生老去的景象。 首联“五十八归来,今年六十六”,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已经年过六旬的年龄。这一句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之快,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 颔联“鬓丝千万白,池草八九绿”,鬓丝和池草分别代表了诗人和自然的年龄差异,但诗人却发现“池草八九绿”,即使已经年老,自然依然生机勃勃,而自己的头发也已经变白,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一句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表达了生命的衰老。 颈联“童稚尽成人,园林半乔木”,诗人回忆起过去的童稚伙伴,现在已经长大成人,而自己曾经的园林也已经长满了乔木。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 尾联“看山倚高石,引水穿深竹”,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晚年生活的景象,他倚在高石上看山,穿过深竹引水。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 最后一句“虽有潺湲声,至今听未足”,诗人虽然已经年老,但依然对生活充满热情,即使听到潺湲的水声,也觉得不够满足。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人生历程中的衰老、衰老、回忆、热爱和期待,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热爱之情。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病知心力减,老觉光阴速。
五十八归来,今年六十六。
鬓丝千万白,池草八九绿。
童稚尽成人,园林半乔木。
看山倚高石,引水穿深竹。
虽有潺湲声,至今听未足。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鬓丝

    读音:bìn sī

    繁体字:鬢絲

    意思:(鬓丝,鬓丝)
    鬓髮。
      ▶唐·李商隐《赠司勛杜十三员外》诗:“心铁已从干镆利,鬓丝休叹雪霜垂。”
      ▶明·李标《寄怀无尘上人》诗:“蒲柳先衰感鬓丝,孤踪不定益凄其。

  • 千万

    读音:qiān wàn

    繁体字:千萬

    英语:ten million

    意思:(千万,千万)

     1.形容数目极多。
      ▶《商君书•定分》:“夫不待法令绳墨,而无不正者,千万之一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