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日杂咏九首》 竹色侵书静,松声落耳遥。

竹色侵书静,松声落耳遥。

意思:竹色侵书静,松声落了遥。

出自作者[宋]李弥逊的《春日杂咏九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轩冕真成寄,江山早见招
懒从春后觉,意别枕边消。
竹色侵书静,松声落耳遥。
妄心朝雾薄,乌鹊莫相撩。》是一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然处之的作品。 首联“轩冕真成寄,江山早见招”,“懒从春后觉,意别枕边消”,诗人表达了对轩冕生活的满足,以及对于江山美景的深深吸引。他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甚至在春天的尾声中,仍然保持着这种满足和享受。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山水的深深向往,以至于在离别之后,仍然念念不忘。这两句诗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颔联“竹色侵书静,松声落耳遥”,描绘了诗人对静谧环境的喜爱。竹林和松涛的声音侵入了他的书房,让他感到宁静。而这种宁静并非寂静无人的孤独,而是身处自然之中,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感觉。松涛声落入耳中,仿佛是自然的呼唤,让他远离世俗纷扰,回归自然。 颈联“妄心朝雾薄,乌鹊莫相撩”,诗人表达了内心的平静和淡然。他似乎已经看透了人世的虚妄和纷扰,就像朝雾一样薄而短暂。他希望乌鹊不要打扰他,这似乎是在暗示他渴望安静的生活,不被外界的纷扰所打扰。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他赞美了轩冕生活,表达了对山水的向往,描绘了静谧的环境,也表达了内心的平静和淡然。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意象生动鲜明,使人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这无疑也是这首诗的魅力所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轩冕真成寄,江山早见招。
懒从春后觉,意别枕边消。
竹色侵书静,松声落耳遥。
妄心朝雾薄,乌鹊莫相撩。

关键词解释

  • 松声

    读音:sōng shēng

    繁体字:鬆聲

    意思:(松声,松声)
    松涛声。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俯视崝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宋·王安石《欹眠》诗:“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

  • 竹色

    读音:zhú sè

    繁体字:竹色

    意思:竹子的色泽。
      ▶唐·许浑《宿开元寺楼》诗:“竹色寒清簟,松香染翠帱。”
      ▶唐·李商隐《潭州》诗:“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唐·刘沧《题马太尉华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