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八月辞》 起按鸳鸯弦,酸声搅怀抱。

起按鸳鸯弦,酸声搅怀抱。

意思:从考察鸳鸯弦,酸声搅拌怀抱。

出自作者[唐]李晔的《八月辞》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并以鲤鱼、芙蓉、露珠、衰草、兰房、明月等意象,描绘出孤寂、落寞的氛围。诗人通过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鲤鱼吹长风”一句,展现了秋天的气息,鲤鱼在长风中游动,象征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坚韧。“曲池芙蓉老”则表现出秋天的衰败,芙蓉老去,让人感到一种无奈和哀伤。 “白天坠露凉,湿萤满衰草”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白天露珠渐落,湿气弥漫,衰草上满是萤火虫,这一幅凄凉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衰落和秋天的寂寥。 “兰房灯烬青,独宿知秋早”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兰房中,灯火已灭,一片寂静,使人感到秋天的孤寂和落寞。 “碧波弄明月,自惜颜色好”则是诗人在欣赏明月时,感叹月亮颜色的美丽,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对自身境况的感叹。 最后“起按鸳鸯弦,酸声搅怀抱”一句,诗人弹起鸳鸯弦,悲伤的乐声搅动了内心的情感,表达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人生的哀思和孤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鲤鱼吹长风,曲池芙蓉老。
白天坠露凉,湿萤满衰草。
兰房灯烬青,独宿知秋早。
碧波弄明月,自惜颜色好。
起按鸳鸯弦,酸声搅怀抱。
作者介绍
唐昭宗李晔(867年2月22日—904年),初名李杰,即位后改名李敏,后又改名李晔。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之弟,唐朝第十九位皇帝(除去武则天和殇帝以外),888年至904年在位,在位16年。

文德元年(888年)昭宗即位时,黄巢起义虽已失败,但大唐帝国在唐末农民战争的打击下分崩离析。在地方,藩镇割据、军阀各占一地,目无天子,基层组织完全为军阀取代,州无刺史、县无令长,地方事务多由武夫署理。

昭宗为了扭转这种内有权臣、外有强藩的局面,处心积虑,制订出一套适应形势的统治方略。并实行了平定四川与河东李克用的战争,但是结果却与当初设想的大相径庭。用兵四川虽然最终消灭了田令孜,但是却最终失去了西川,让王建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河东之役虽然确实削弱了李克用,但是自己辛辛苦苦创建的中央禁军折损大半。朱温则坐收渔翁之利。从此朱温的实力一天天壮大起来,昭宗间接上帮助朱温成为了中原霸主,为唐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此后唐昭宗一直受制于李茂贞与朱温。天佑元年(904)八月十一日,唐昭宗为朱温所弑,享年38岁。葬于和陵,死后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

关键词解释

  • 鸳鸯

    读音:yuān yāng

    繁体字:鴛鴦

    短语:鸾凤 比翼鸟

    英语:mandarin duck

    意思:(鸳鸯,鸳鸯)

     1.鸟名。似野鸭,体形较小。嘴扁,颈长,

  • 怀抱

    读音:huái bào

    繁体字:懷抱

    短语:怀

    英语:(within someone\'s) embrace

    意思:(怀抱,怀抱)

     1.怀里抱着。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