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梦与公度同赋藕华追录之》 西施魂不灭,娇艳葬清池。

西施魂不灭,娇艳葬清池。

意思:西施灵魂不灭,娇艳葬清池。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梦与公度同赋藕华追录之》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情感和深意的诗,它描绘了吴王旧宫的景象,以及这些宫殿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 首句“吴王旧宫阙,水殿芙蓉披”描绘了吴王旧日的宫殿,这些宫殿在水中矗立,像一朵朵盛开的芙蓉。这句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将宫殿的倒影与芙蓉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氛围。 “浊泥留玉骨,疑是葬西施”一句,诗人用“浊泥”和“玉骨”这两个形象,表达了历史的沧桑和变迁。宫殿在时间的侵蚀下,逐渐被泥沙侵蚀,而那些曾经在宫殿中生活的人,也如同玉骨一般,被历史的长河所埋葬。这里的“疑是葬西施”暗示了西施这位古代美女与吴王宫殿的关联,引发了读者的想象。 “西施魂不灭,娇艳葬清池”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美的赞叹。即使历史已经将那些曾经辉煌的人物和事物掩埋,但他们的精神和美貌仍然在人们心中留存。诗人用“娇艳葬清池”来形容西施的美,暗示了她的美貌和灵魂已经融入了清池之中,成为了一种永恒的存在。 整首诗通过描绘吴王旧宫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美的赞叹。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美的赞叹,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读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吴王旧宫阙,水殿芙蓉披。
浊泥留玉骨,疑是葬西施。
西施魂不灭,娇艳葬清池。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

关键词解释

  • 西施

    读音:xī shī

    繁体字:西施

    英语:Xi Shi [a famous beauty]

    意思:
     1.春秋·越美女。或称先施,别名夷光,亦称西子。姓施,春秋末年越国·苎罗(今浙江·诸暨南)人。<

  • 娇艳

    读音:jiāo yàn

    繁体字:嬌艷

    英语:delicate and charming; tender and beautiful

    意思:(参见娇艷,娇艳)

    反义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