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戊戍八月感事》 临河鸣犊叹,莫遣才心灰。

临河鸣犊叹,莫遣才心灰。

意思:临河鸣犊叹息,没有派才能心灰。

出自作者[清]严复的《戊戍八月感事》

全文创作背景

《戊戌八月感事》的创作背景是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的戊戌变法。当年,光绪帝试图通过变法来改革清朝的政治和社会,但遭到了保守派的强烈反对。最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了光绪帝,废除了变法,并对支持变法的官员和知识分子进行了严厉的打压。 严复是清朝末期的思想家和翻译家,他积极参与了戊戌变法的推进。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变法失败和同志被杀的悲痛之情,同时也抒发了对清朝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忧虑。 综上所述,《戊戌八月感事》的创作背景是戊戌变法的失败和清朝末期社会的动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求治翻为罪,明时误爱才。
伏尸名士贱,称疾诏书哀。
燕市天如晦,宣南雨又来。
临河鸣犊叹,莫遣才心灰。
作者介绍 严复简介
严复(1854.1.8—1921.10.27),原名宗光,字又陵,后改名复,字几道,汉族,福建侯官县人,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新法家代表人。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曾担任过京师大学堂译局总办、上海复旦公学校长、安庆高等师范学堂校长,清朝学部名辞馆总编辑。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并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清末极具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关键词解释

  • 心灰

    读音:xīn huī

    繁体字:心灰

    英语:disappointed; distracted mind

    意思:
     1.佛教语。心上的尘埃。指心中的世俗杂念。
      ▶南朝·梁·萧统《讲解将毕赋

  • 鸣犊

    读音:míng dú

    繁体字:鳴犢

    意思:(鸣犊,鸣犊)
    指春秋·晋贤大夫窦鸣犊。
      ▶孔子欲赴晋,闻其已被赵简子所杀,乃止。亦泛指贤臣。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既不得用于卫,将西见赵简子。至于河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