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极目,真空摄。
意思:遍极目,真空摄。
出自作者[元]侯善渊的《四块玉·一点皎然冰玉洁》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独特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宇宙观和人生观。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首先,让我们关注诗的主题:“一点皎然冰玉洁。浩劫无生灭。跨古腾今无暂歇。遍极目,真空摄。此法方知通妙诀。”这首诗的主题在于阐述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永恒不变的真理。
“一点皎然冰玉洁”描绘的是皎洁的月光,象征着纯洁无暇的真理。月光在诗中象征着宇宙的本质,它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永恒不变。
“浩劫无生灭”表达的是一种超越生死、超越生灭的永恒观。这里的“浩劫”象征着时间的流转,而“无生灭”则表达了宇宙的永恒。
“跨古腾今无暂歇”描绘的是真理超越时空的特点,它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始终如一,没有片刻的停歇。
“遍极目,真空摄”表达的是真理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特性。它通过我们的视线(“遍极目”)展现出来,并把我们吸入其中(“真空摄”)。
“此法方知通妙诀”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真理的妙处和重要性。只有通过深入理解和体验这种真理,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妙处。
“玄理人难别”暗示了理解这种真理的困难性,需要人们付出深思和努力的代价。
“两路曹溪分关节”中的“两路曹溪”可能指的是不同的哲学或宗教流派,它们在理解宇宙真理时各有不同的角度和观点。
“映水照,天空月”以明亮的月光在水面上的倒影和天空中的月亮作为象征,进一步强调了宇宙真理的普遍性和超越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光、生死、时空、哲学流派等意象,描绘了一种超越一切、永恒不变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它鼓励人们去深入理解和体验这种真理,从而获得真正的智慧和自由。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和欣赏的佳作。
相关句子
- 极目楚天长。-- 出自《水调歌头·彩舰驾飞鷁》作者:[宋]丘崈
- 极目楚天间。-- 出自《木兰花慢 丙子冬,寄隆兴吕道山左丞。》作者:[元]白朴
- 极目望潇湘。-- 出自《十二时/忆少年》作者:[宋]无名氏
- 极目暮云长。-- 出自《望江南/忆江南》作者:[宋]李纲
- 极目看嘉祥。-- 出自《昭君怨 泉州洞真观书于东壁》作者:[元]尹志平
- 极目神霄路。-- 出自《贺新郎·极目神霄路》作者:[宋]葛长庚
- 极目清光。-- 出自《益寿美金花》作者:[元]侯善渊
- 平芜极目青青。-- 出自《柳梢青·漠漠轻阴》作者:[宋]赵师侠
- 真空。-- 出自《满庭芳·莫觅东西》作者:[元]谭处端
- 真空路。-- 出自《点绛唇·闻说修行》作者:[元]尹志平
- 真空。-- 出自《满庭芳·祖道无修》作者:[元]侯善渊
- 此理是真空。-- 出自《浪淘沙·休执相皆空》作者:[元]刘志渊
- 真空本自然。-- 出自《逍遥咏》作者:[宋]宋太宗
- 欲觅真空。-- 出自《减字木兰花·水云皮袋》作者:[元]谭处端
- 真空路。-- 出自《点绛唇 重九后五日作》作者:[元]尹志平
- 要见真空。-- 出自《减字木兰花·七年风害》作者:[元]王哲
- 无碍真空-- 出自《南乡子 水火升降因土》作者:[元]王吉昌
- 悟真空。-- 出自《杨柳枝·内阐规函致本宗》作者:[元]侯善渊
- 归田百顷溪,一目真恒河。-- 出自《和林子长韵》作者:[宋]袁说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