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王安之少卿韵》 自有林泉安素志,况无才业动丹墀。

自有林泉安素志,况无才业动丹墀。

意思:从有林泉安平素的志向,何况没有才学动丹墀。

出自作者[宋]邵雍的《和王安之少卿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坚守本心的思想。 首联“却恐乡人未甚知,相知深后又何疑。”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尚未被乡人广泛了解的担忧,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知音的渴望。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理解他的志向和追求,但他也明白,真正的知音并不容易找到。 颔联“贫时与禄是可受,老后得官难更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生活的态度,他认为在贫穷和清贫的生活中,能够保持自己的操守和原则就已经足够了。而一旦得到了官职和俸禄,就需要更加谨慎,因为这可能会带来更多的诱惑和压力。 颈联“自有林泉安素志,况无才业动丹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内心的追求和志向的描述,他渴望过一种清净闲适的生活,远离尘世的纷扰。同时,他也明白自己的才艺不足以在官场上有所作为,因此他选择坚守自己的本分,不轻易动摇。 尾联“荀扬若守吾儒分,免被韩文议小疵。”最后两句诗是对自己的期许和自我批评。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坚守儒家的本分,不被世俗的观念所左右。同时,他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不断完善自己。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坚守本心的思想,同时也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我完善的追求。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却恐乡人未甚知,相知深后又何疑。
贫时与禄是可受,老后得官难更为。
自有林泉安素志,况无才业动丹墀。
荀杨若守吾儒分,免被韩文议小疵。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关键词解释

  • 林泉

    读音:lín quán

    繁体字:林泉

    英语:forests and streams; mountain retreat; a place for a recluse

    意思:
     1.山林与泉石。

  • 素志

    读音:sù zhì

    繁体字:素誌

    英语:long-cherished will

    意思:平素的志愿。
      ▶《三国志•魏志•荀彧传》:“虽御难于外,乃心无不在王室,是将军匡天下之素志也。”

  • 丹墀

    读音:dan chi

    繁体字:丹墀

    英语:vermilion steps leading up to a palace hall

    意思:
     1.指宫殿的赤色臺阶或赤色地面。
      ▶《宋书•

  • 安素

    读音:ān sù

    繁体字:安素

    意思:安于白身。素,谓无官爵。
      ▶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论》:“然则荣名功业非为不善也,千载一遇,处智之地难也。若夫安素守隐,其于人间之懽,故以易而无累矣。”

  • 志况

    读音:zhì kuàng

    繁体字:誌況

    意思:(志况,志况)
    犹志趣。
      ▶元·辛文房《唐才子传•崔署》:“少孤贫,不应荐辟,志况疏爽,择交于方外。”

    解释:1.犹志趣。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