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上春日遣怀》 蛛营户网虫初出,雀借檐巢燕未来。

蛛营户网虫初出,雀借檐巢燕未来。

意思:蜘蛛纲动物开始出现经营户,雀借用檐巢燕不来。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江上春日遣怀》

全文赏析

这首诗《江上逢春已两回,客中时序苦相催》是一首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年华老去的感慨的诗。诗中描绘了作者在江上逢春的两次轮回,感叹时光催人老,如同客中的疾风骤雨,无情而冷酷。 首联“江上逢春已两回,客中时序苦相催”,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感慨。诗人用“逢春已两回”来描绘时光的流转,而“客中时序”则暗示了诗人的漂泊生涯。这两句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深刻感受。 颔联“蛛营户网虫初出,雀借檐巢燕未来”,通过生动的比喻,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这里,诗人以蜘蛛在屋檐下编织蛛网、虫子从蛹中钻出、雀鸟借檐上的燕巢为喻,来描绘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轮回。这些自然现象在诗人眼中成为了时光的象征,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把握当下。 颈联“年少即闲真信拙,诗成虽好可言才”,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轻时未能充分把握时间、努力提升自己的遗憾。诗人认为自己年轻时过于悠闲,没有充分利用时间来提升自己的才学,现在回想起来,深感自己的幼稚和无知。这一句诗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激励人们珍惜时间,不断学习和进步。 尾联“如今欲向南邻叟,旋乞垂杨绕舍栽”,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规划和希望。诗人表示,现在他想要向南边的老人请教,请他种一些垂杨树环绕他的住处。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暗示了他愿意付出努力去创造自己的幸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时光飞逝、年华老去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追求。诗中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使得这首诗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启发性。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珍惜时间,不断学习和进步,创造自己的幸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江上逢春已两回,客中时序苦相催。
蛛营户网虫初出,雀借檐巢燕未来。
年少即闲真信拙,诗成虽好可言才。
如今欲向南邻叟,旋乞垂杨绕舍栽。
作者介绍 高启简介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

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著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网虫

    读音:wǎng chóng

    繁体字:網蟲

    意思:(网虫,网虫)
    蜘蛛。
      ▶南朝·梁·沈约《直学省愁卧》诗:“网虫垂户织,夕鸟傍檐飞。”
      ▶唐·杜甫《哭李尚书》诗:“客亭鞍马绝,旅榇网虫悬。”
     

  • 未来

    读音:wèi lái

    繁体字:未來

    英语:tomorrow

    意思:(未来,未来)

     1.没有到来;不来。
      ▶《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