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芳树》 细萼慢逐风,暖香闲破鼻。

细萼慢逐风,暖香闲破鼻。

意思:细萼慢驱逐风,暖香闲破鼻子。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芳树》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细萼花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香气扑鼻,青帝(春天之神)有意地透露着天意。这些描绘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变幻无常。 接下来,诗中通过对比高枝和低枝的花朵,表达了生命的起伏和无常。去年高枝的花朵尚且落地,而今年低枝的花朵已经憔悴。这种对比展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也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变化无常。 然后,诗人通过阐述造化的权力和变通的理法,进一步深化了生命的无常和变化的主题。诗人认为,生命的长短、生死、富贵贫贱等都是造化赋予的,而造化又是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这种观点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接下来,诗人进一步探讨了权力和力量在生命中的影响。他指出,如果权力可以控制生死、富贵贫贱等,那么秦始皇就不会敛手放弃自己的生命,孟贲也不会低头面对死亡。这种观点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权力、力量的思考,也揭示了生命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态度。他希望自己能够开怀畅饮,陶醉于清宵白昼之间,不受生死、富贵贫贱等困扰。这种态度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豁达和超脱,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对比生命的起伏、阐述造化的权力和变通的理法、探讨权力和力量在生命中的影响以及表达自己对生命的感悟和态度,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尊重,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细萼慢逐风,暖香闲破鼻。
青帝固有心,时时漏天意。
去年高枝犹堕地,今年低枝已憔悴。
吾所以见造化之权,变通之理,春夏作头,秋冬为尾,循环反覆无终已。
人生长短同一轨,若使威可以制,力可以止,则秦皇不肯敛手下沙丘,孟贲不合低头入蒿里。
伊人强猛犹如此,顾我劳生何足恃。
但愿我开素袍,倾绿蚁,陶陶兀兀大醉于清宵白昼间,任他上是天,下是地。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破鼻

    读音:pò bí

    繁体字:破鼻

    意思:犹扑鼻。
      ▶唐薛逢《观竞渡》诗:“两岸罗衣破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唐·温庭筠《春江花月夜词》:“千里涵空澄水魂,万枝破鼻团香雪。”

    解释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