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夜宿直》 三月十四夜,西垣东北廊。

三月十四夜,西垣东北廊。

意思:三月十四夜晚,西垣东北走廊。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春夜宿直》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宫廷夜景的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渲染,展现了禁中之夜的静谧与美丽。 首联“三月十四夜,西垣东北廊”,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为读者勾勒出一个清晰的场景。 颔联“碧梧叶重叠,红药树低昂”,通过对碧梧和红药树的描绘,进一步渲染出宫廷的环境。碧梧的叶子重叠在一起,形成了一片清凉的绿荫,而红药树则低垂着头,似乎在静静地感受着这宁静的夜晚。 颈联“月砌漏幽影,风帘飘暗香”,通过对月光和风的描绘,进一步营造出宫廷夜晚的静谧氛围。月光透过砌石间的缝隙,投下幽幽的影子,而风则轻轻地吹过帘子,带来了淡淡的香气。 尾联“禁中无宿客,谁伴紫微郎?”,通过提问的方式,进一步突出了宫廷的寂静和孤独。禁中没有住宿的客人,谁来陪伴紫微郎呢?这一反问,更加凸显出宫廷夜晚的寂静和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夜景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了静谧、美丽的氛围。同时,通过反问的方式,突出了宫廷的寂静和孤独,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三月十四夜,西垣东北廊。
碧梧叶重叠,红药树低昂。
月砌漏幽影,风帘飘暗香。
禁中无宿客,谁伴紫微郎?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西垣

    读音:xī yuán

    繁体字:西垣

    意思:
     1.犹西城。
      ▶《南史•齐纪上•高帝》:“帝方解衣高卧,以安众心,乃索白虎幡,登西垣。”
     
     2.唐·宋时中书省的别称。因设于宫中西掖,故称。

  • 三月

    读音:sān yuè

    繁体字:三月

    造句:

  • 东北

    读音:dōng běi

    繁体字:東北

    短语:北部 沿海地区 西北部

    英语:northeast

    意思:(东北,东北)

     1.介于东和北之间的方向。
     

  • 北廊

    读音:běi láng

    繁体字:北廊

    意思:指学士院。
      ▶《旧唐书•李绛传》:“绛后因浴堂北廊奏对,极论中官纵恣,方镇进献之事,宪宗怒,厉声曰:‘卿所论奏,何太过耶?’绛前论不已。”
      ▶宋·苏辙《谢翰林学士宣召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