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 野寺寻春花已迟,背岩惟有两三枝。

野寺寻春花已迟,背岩惟有两三枝。

意思:野寺寻找春天的花朵已晚,背岩只有两三枝。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欣赏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野寺寻春花已迟,背岩惟有两三枝”,诗人来到野外的寺庙寻找春天,但发现花儿已经开得较晚了,只有背风向阳的岩上还两三枝。这里用“野寺”和“寻春”为读者设定了场景和动作,而“花已迟”则表达了诗人在期待中的失望。 “背岩惟有”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寺庙周围寻找春天的场景,他看到了两三枝开在背风向阳的岩上的花,这让他感到惊喜和意外。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花的稀少,也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珍惜之情。 “明朝携酒犹堪醉,为报春风且莫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豁达。尽管眼前的花并不多,但诗人相信明天带着酒再来时,也许还能欣赏到更多的花,因此他希望春风不要吹落这些花。这里诗人用“携酒”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热爱,而“为报春风且莫吹”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寻春的场景和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欣赏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的乐观豁达和对自然的尊重也给读者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寺寻春花已迟,背岩惟有两三枝。
明朝携酒犹堪醉,为报春风且莫吹。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春花

    读音:chūn huā

    繁体字:春花

    英语:spring flower

    意思:
     1.春天的花。
      ▶晋·陶潜《赠长沙公》诗:“爰采春花,载警秋霜。”
      ▶南朝·宋·鲍照《中兴

  • 惟有

    读音:wéi yǒu

    繁体字:惟有

    意思:只有。
      ▶汉·孔融《论盛孝章书》:“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
      ▶宋·苏轼《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诗之一:“惟有当时月,依然照杯酒。”
      

  • 两三

    读音:liǎng sān

    繁体字:兩三

    意思:(两三,两三)
    几个。表示少量。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九•相逢行》:“兄弟两三人,中子为侍郎。”
      ▶唐·皎然《舟行怀阎士和》诗:“相思一日在孤舟,空见归云

  • 野寺

    读音:yě sì

    繁体字:野寺

    意思:野外庙宇。
      ▶唐·韦应物《酬令狐司录善福精舍见赠》诗:“野寺望山雪,空斋对竹床。”
      ▶宋·苏轼《游杭州山》诗:“山平村坞迷,野寺钟相答。”
      ▶清·张锡祚《谒韦刺

  • 寻春

    读音:xún chūn

    繁体字:尋春

    意思:(寻春,寻春)
    游赏春景。
      ▶唐·陈子昂《晦日宴高氏林亭》诗:“寻春游上路,追宴入山家。”
      ▶宋·惠洪《意行入古寺》诗:“清明雨过快晴天,古寺寻春亦偶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