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春坊董正字浙右归觐》 灌木寒樯远,层波皓月同。

灌木寒樯远,层波皓月同。

意思:灌木寒桅杆远,层波皓月同。

出自作者[唐]马戴的《送春坊董正字浙右归觐》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前往毗陵(今江苏常州)的途中,对建业(今南京)秋天的景色进行描绘的诗。诗中通过对秋天的景色、历史古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 首句“去觐毗陵日,秋残建业中”,诗人即将踏上前往毗陵的路程,此时正值建业秋天的末尾,季节的转换勾起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莎垂石城古,山阔海门空”这两句描绘了建业古城的古老和城外山川的宽阔景象。石城的莎草低垂,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山势宽阔,海门空旷,展现出一片开阔的景象。 “灌木寒樯远,层波皓月同”进一步描绘了远处的景象,灌木丛生,寒意袭人,船桅杆伸向远方;层层的波浪上,皓月高悬,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最后,“何当复雠校,春集少阳宫”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和期待。他希望能够再次回到家乡,与亲朋好友相聚,共同探讨学问,度过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建业秋天的景色、历史古迹、自然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期待。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去觐毗陵日,秋残建业中。
莎垂石城古,山阔海门空。
灌木寒樯远,层波皓月同。
何当复雠校,春集少阳宫。
作者介绍 汪精卫简介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一说江苏省东海县或陕西省华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关键词解释

  • 皓月

    引用解释

    犹明月。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情紆軫其何託,愬皓月而长歌。” 唐 李白 《友人会宿》诗:“良宵宜清谈,皓月未能寝。” 宋 柳永 《倾杯乐》词:“皓月初圆,暮云飘散,分明夜色如晴昼。”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恰微雨初阴,早皓月穿窗,使行云易飞。” 巴金 《灭亡》第二十章:“一轮明镜似的皓月慢慢地向上面移动。”

  • 灌木

    读音:guàn mù

    繁体字:灌木

    短语:林木

    英语:shrub

    意思:
     1.丛生之木。
      ▶《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毛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