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信道、荼枝上,静中留得。
意思:谁信道、茶枝上,静中停留得。
出自作者[宋]赵彦端的《满江红·千种繁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丽和逝去,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句“千种繁春,春已去、翩然远迹”描绘了春天的丰富多彩和随之逝去的情景,用“翩然远迹”来形容春光的逝去,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谁信道、荼枝上,静中留得”中的“荼”在古代指一种花,诗人在这里用它来象征春天,而“静中留得”则表达了尽管春天已经过去,但某些事物在静默中仍然保留着。
“晓镜洗妆非粉白,晚衣弄舞余衫碧”这两句描绘了早晨的镜子前不是粉白的妆容,夜晚的衣物在微风中舞动,似乎还带着碧绿的色彩。这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美丽和活力。
“粲宝钿、珠珥不胜持”中的“宝钿”和“珠珥”都是古代首饰,这里用来比喻花朵的美丽。而“胜持”则表达了花朵的美丽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和承受力。
接下来的几句诗,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和感慨。“金翦度,还堪惜。霜蝶睡,无从觅。”这里用“金翦度”来形容春天的美丽,但同时也暗示着秋天的到来。“霜蝶睡,无从觅”则表达了秋天的来临,许多美丽的生物都消失了。
最后两句“知多少、好词清梦,酿成冰骨”和“天女散花无酒圣,仙人种玉惭香德。怅攀条、记得鬓丝青,东风客。”则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诗人似乎在思考,那些美好的词句、梦想和爱情,都像春天的花朵一样短暂而美丽,最终都会变成冰冷的现实。而那些曾经的美好时光,也像天女散花和仙人种玉一样,虽然令人怀念,但却无法再回去。最后,“怅攀条、记得鬓丝青,东风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它以春天的美丽和逝去为背景,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的语言优美而富有诗意,使人感受到了深深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句子
- 争信道。-- 出自《渔家傲·日月无根天不老》作者:[宋]王采
- 信道人。-- 出自《顺东西门行》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 谁信道。-- 出自《玉漏迟·客窗空翠杪》作者:[宋]蒋捷
- 须信道。-- 出自《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作者:[宋]晏殊
- 君信道。-- 出自《渔家傲·岁月漂流人易老》作者:[宋]王之道
- 谁信道。-- 出自《渔家傲·海岱惟青遗一老》作者:[宋]王之道
- 应信道。-- 出自《渔家傲·系国安危还故老》作者:[宋]王之道
- 须信道。-- 出自《渔家傲·爵齿俱尊惟此老》作者:[宋]王之道
- 谁信道。-- 出自《摸鱼儿·竹洲西》作者:[宋]陈著
- 凭谁信。-- 出自《点绛唇·纤手工夫》作者:[宋]蔡戡
- 谁信朱颜换。-- 出自《菩萨蛮·青梅又是花时节》作者:[宋]李之仪
- 谁信酒垆边。-- 出自《浪陶沙 周晋仙讳文璞者,有词云,还了?》作者:[元]张雨
- 谁信淡交中。-- 出自《浪淘沙·迟饭甑炊红》作者:[宋]陈著
- 谁信有轻分。-- 出自《眼儿媚·度岁经年两看承》作者:[宋]刘一止
- 金沙道是殿群芳,不道荼蘼输一场。-- 出自《雨中问讯金沙》作者:[宋]杨万里
- 枝上同宿。-- 出自《疏影·苔枝缀玉》作者:[宋]姜夔
- 海棠枝上。-- 出自《点绛唇 春暮》作者:[清]徐灿
- 枝上晓莺新。-- 出自《少年游·东风先报上林春》作者:[宋]温镗
- 枝上酸似豆。-- 出自《隔浦莲近/隔浦莲近拍》作者:[宋]翁元龙
- 见枝上、梅英小。-- 出自《青玉案·江南十月春风早》作者:[宋]刘清之
- 枝上巧如装。-- 出自《少年游·肉红圆样浅心黄》作者:[宋]欧阳修
- 枝上露,溅清泪。-- 出自《金缕歌/贺新郎 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作者:[宋]吴文英
- 枝上堆浓翠。-- 出自《点绛唇·夜雨如倾》作者:[宋]赵长卿
- 百虑静中起,旋向静中消。-- 出自《栖云楼晏坐效寒山偈(六首。滁仆阳太扑官舍》作者:[明]殷迈
- 还从静中起,却向静中消。-- 出自《咏声》作者:[唐]韦应物
- 静中省。-- 出自《祝英台近·及春游》作者:[宋]张炎
- 日月静中过。-- 出自《浪淘沙·拂袖入山阿》作者:[宋]张炎
- 静中忙,闲里做。-- 出自《苏幕遮·赠打车木无情》作者:[元]王哲
- 但留得,绛虹住。-- 出自《贺新郎·浪涌孤亭起》作者:[宋]蒋捷
- 留得当时谱。-- 出自《虞美人·黄金谁解教歌舞》作者:[宋]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