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上新定宋使君》 十年勤苦今酬了,得句桐江识谢公。

十年勤苦今酬了,得句桐江识谢公。

意思:十年辛苦现在实现了,有句桐江识谢公。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上新定宋使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禅坐和杉松为主题,描绘了寂寥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禅坐和自然的热爱。 首联“禅坐吟行谁与同,杉松共在寂寥中。”描绘了作者独自禅坐、吟诗的场景,杉松作为背景,与作者一同沉浸在寂寥之中。这表达了作者对禅坐和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情感。 颔联“碧云诗里终难到,白藕花经讲始终。”进一步描绘了寂寥的场景,碧云、白藕花、经讲等元素都融入了禅坐和吟诗之中,表现出作者对禅坐和自然的深入理解。这两句诗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感激之情。 颈联“水叠山层擎草疏,砧清月苦立霜风。”描绘了作者所处的环境,水叠山、草疏、月苦霜风等元素都展现出一种静谧和凄美的氛围。这些元素也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对禅坐和自然的热爱。 尾联“十年勤苦今酬了,得句桐江识谢公。”表达了作者对禅坐和自然的坚持和努力得到了回报,同时也表达了对谢公的敬仰之情。这也表明了作者对禅坐和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整首诗以禅坐和杉松为主题,通过描绘寂寥的场景和自然元素,表达了作者对禅坐和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孤独和寂寥的情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禅坐吟行谁与同,杉松共在寂寥中。
碧云诗里终难到,白藕花经讲始终。
水叠山层擎草疏,砧清月苦立霜风。
十年勤苦今酬了,得句桐江识谢公。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勤苦

    读音:qín kǔ

    繁体字:勤苦

    英语:hardworking; diligent

    意思:勤劳刻苦。
      ▶《墨子•兼爱下》:“今岁有疠疫,万民多有勤苦冻馁,转死沟壑中者。”
      ▶唐·杜

  • 十年

    读音:shí nián

    繁体字:十年

    意思:形容时间长久。
      ▶《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 了得

    读音:liǎo de

    繁体字:了得

    英语:terrible; horrible

    意思:
     1.领悟,理解。
      ▶唐·司空图《偶书》诗之一:“情知了得未如僧,客处高楼莫强登。”
     

  • 谢公

    读音:xiè gōng

    繁体字:謝公

    意思:(谢公,谢公)

     1.指晋·谢安。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唐·李白《示金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