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义兽行》 百僚奉贼身尽窜,宰相畏族神不宁。

百僚奉贼身尽窜,宰相畏族神不宁。

意思:百官奉贼身都逃走,宰相惧怕族神不宁。

出自作者[宋]赵汝鐩的《义兽行》

全文赏析

这首诗《君不见》是一首对历史事件的深度反思和感慨之作。它以明皇、昭宗时期的象、猴玩物误国,导致国家衰亡的历史事件为引子,借象、猴之口,表达了对人性的反思和对忠诚、义气的赞美。 首先,诗中通过象、猴的视角,揭示了当时朝政的腐败和玩物丧志。象和猴原本只是动物,却被赋予了拜舞、起居等人类行为,这无疑是对它们天性的扭曲,也是对国家治理的讽刺。而明皇和昭宗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却失去了应有的警醒和理智,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衰亡。 然而,诗中并未完全否定象、猴,反而赞美了它们的忠诚和义气。在关键时刻,象、猴并没有选择背叛自己的主人,而是选择了保护他们。这种忠诚和义气,正是人类所缺乏的。在国家危难之际,象、猴能够挺身而出,不怕牺牲,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最后,诗中通过描绘天宝大驾蜀道巡、唐祚倾的场景,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在诗的结尾,诗人对那些在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的人表示了敬意,同时也对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选择逃避的人表示了谴责。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反思和感慨的作品。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性的反思和对忠诚、义气的赞美。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为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不见明皇有象能拜舞,看定禄山瞪目怒。
又不见昭宗有猴能起居,望见全忠夺臂呼。
两朝玩物固丧志,异类报国乃仗义。
天宝大驾蜀道巡,开平初元唐祚倾。
百僚奉贼身尽窜,宰相畏族神不宁。
尔象尔猴忿且嗔,其面虽兽心则人。
当时节士知有几,壮哉义兽不怕死。

关键词解释

  • 宰相

    读音:zǎi xiàng

    繁体字:宰相

    英语:prime minister (in feudal China)

    意思:《韩非子•显学》:“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勐将必起于卒伍。”本为掌握政权的大官的泛

  • 百僚

    读音:bǎi liáo

    繁体字:百僚

    英语:all the officials

    意思:亦作“百寮”。
     百官。
      ▶《书•皋陶谟》:“百僚师师,百工惟时。”
      ▶孔传:“僚、工

  • 不宁

    读音:bù níng

    繁体字:不寧

    英语:ailment

    意思:(不宁,不宁)
    不安定;不安宁。
      ▶《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行冬令,则国多盗贼,边竟不宁,土地分裂。”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