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道士程用之为余传神因题》 貌古神疏画本难,因师心妙发毫端。

貌古神疏画本难,因师心妙发毫端。

意思:相貌古神疏画根本难,于是老师心情妙发毫端。

出自作者[宋]范仲淹的《道士程用之为余传神因题》

全文赏析

这首诗《貌古神疏画本难,因师心妙发毫端。无功可上凌烟阁,留取云山静处看》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描绘艺术创作的过程和艺术家的追求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和艺术家生活的深刻理解。 首先,诗的第一句“貌古神疏画本难”,描绘了艺术家的形象,他的外貌独特,神态疏远,使得描绘他的画本都变得困难。这里的“貌古神疏”是对艺术家独特气质的描绘,暗示了他与众不同的个性,使得他难以被一般画本所描绘。 第二句“因师心妙发毫端”,描绘了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来源和技艺的精湛。他从师傅那里学习,心领神会,运用笔端展现出妙不可言的作品。这一句表达了艺术家对师傅的敬仰和对技艺的追求。 第三句“无功可上凌烟阁”,凌烟阁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筑,常用来表彰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这里诗人用“无功可上凌烟阁”表达了艺术家在艺术上的成就无法与国家重大贡献相提并论。这并不是说艺术家没有贡献,而是强调艺术家的贡献无法用功利性的标准来衡量。 最后一句“留取云山静处看”,诗人建议我们应该在云山静处欣赏艺术家的作品,不要强求他们在功名上有所成就。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和艺术家生活的尊重和理解,也表达了对艺术家追求内心平静和自由的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和艺术家生活的深刻理解,强调了艺术家的独特性、技艺的精湛和对内心平静和自由的追求。同时,也提醒我们不要用功利性的标准来衡量艺术,而应该欣赏和理解它的美和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貌古神疏画本难,因师心妙发毫端。
无功可上凌烟阁,留取云山静处看。
作者介绍 范仲淹简介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画本

    读音:huà běn

    繁体字:畫本

    意思:(画本,画本)

     1.绘画的范本。
      ▶宋·陆游《舟中作》诗:“村村皆画本,处处有诗材。”
      ▶明·杨慎《杜诗入画》:“杜诗‘花远重重树,云轻处处山’,画

  • 师心

    读音:shī xīn

    繁体字:師心

    英语:\"following the heart\"

    意思:(师心,师心)

     1.以心为师,自以为是。
      ▶《庄子•人间世》:“夫胡可以及化

  • 毫端

    读音:háo duān

    繁体字:毫端

    意思:
     1.细毛的末端。比喻极细微。
      ▶《后汉书•南匈奴传》:“呜唿!千里之差,兴自毫端。”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词:“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