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郡中夜听李山人弹三乐》 却怪钟期耳,唯听水与山。

却怪钟期耳,唯听水与山。

意思:却怪钟期罢了,只允许水和山。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郡中夜听李山人弹三乐》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展现了一幅秋夜风琴悠扬,月光洒满庭院的宁静画面。通过生动的描绘,诗人引发读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音乐的热爱和赞美。 首联“风琴秋拂匣,月户夜开关”中,诗人借助“风琴”、“月户”等意象,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秋夜图景,营造出宁静而雅致的氛围。 颔联“荣启先生乐,姑苏太守闲”中,诗人通过提及“荣启先生”和“姑苏太守”,传达出一种安逸、闲适的生活态度,与首联的意境相呼应。 颈联“传声千古后,得意一时间”则表达了音乐的魅力和力量,音乐能够穿越千古,给人们带来瞬间的愉悦和感动。 尾联“却怪钟期耳,唯听水与山”中,诗人借“钟期耳”的典故,表达出对音乐的独特理解和热爱,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向往自然与和谐的心态。 整首诗歌意境深远,通过对音乐、月夜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向往,同时也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寻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琴秋拂匣,月户夜开关。
荣启先生乐,姑苏太守闲。
传声千古后,得意一时间。
却怪钟期耳,唯听水与山。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钟期

    引用解释

    1.即 锺子期 。《汉书·扬雄传下》:“是故 钟期 死, 伯牙 絶弦破琴而不肯与众鼓。”

    2.比喻知音者。 唐 孟浩然 《赠道士参寥》诗:“不遇 钟期 听,谁知鸞凤声。”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流水高山调不徒, 钟期 一去赏音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僕蓄一琴,颇异凡品,今遇 钟期 ,何敢终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