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冷饥蝉犹乱吟,风檐琴瑟露寒侵。
意思:树冷挨饿蝉还乱吟,风檐琴瑟露寒侵。
出自作者[宋]李弥逊的《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树冷饥蝉犹乱吟,风檐琴瑟露寒侵。妻孥工作无衣态,却恨清砧动好音。》以生动的意象和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受,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
首句“树冷饥蝉犹乱吟”,诗人以饥蝉在冷树上乱吟为开头,描绘出秋天的萧瑟和凄凉。这句诗以动衬静,以声衬寂,更显其秋日的静谧和冷清。
“风檐琴瑟露寒侵。”中,“檐”字点出住宿之所,檐下有风吹过。“琴瑟”在此并非实指,而是借以形容声音的清脆悦耳。然而,风、露、寒的结合却给人一种肃杀之感,仿佛寒意侵入了心灵。
“妻孥工作无衣态,却恨清砧动好音。”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妻孥们忙碌地工作,却无暇顾及添衣,这种无奈和辛酸,被诗人以“无衣态”三字生动地表现出来。而“清砧”二字,则给人一种离别之感,引发思念和伤感,然而这种离别和思念却并没有带来安慰和温暖,反而引发了更多的痛苦和哀愁。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日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饥蝉、风檐、清砧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语言朴素而深刻,情感真挚而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