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喜晴》 今晨霾噎一扫荡,义和徐行驱六龙。

今晨霾噎一扫荡,义和徐行驱六龙。

意思:今天早晨不噎一扫荡,义和慢慢地驱赶六龙。

出自作者[宋]曾巩的《喜晴》

全文创作背景

曾巩的《喜晴》创作于宋朝,具体的创作背景不详。但是,从诗题和诗歌内容来看,可以推测出这首诗是在久雨之后,天气放晴时写下的,表达了诗人对晴朗天气的喜悦之情。诗歌通过描绘雨后初晴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晴万里无纤风,江平水面磨青铜。
光华逸发万物上,精气夐与扶桑通。
我行江汉道苦恶,十步九折遗西东。
况遭积雨驾高浪,沙翻石走相撞舂。
操舟众工立噤{瘴章换辛},湿橹鑽火磨星红。
荒蹊成潴尺寸碍,永日四望无人踪。
一时得意数蛙黾,鸣跃振踞泥涂中。
阴消阳胜有先兆,宇宙丹翠含冲融。
今晨霾噎一扫荡,义和徐行驱六龙。
眼明意豁万事快,预喜来年麰麦丰。
作者介绍 曾巩简介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关键词解释

  • 徐行

    读音:xú xíng

    繁体字:徐行

    英语:walk slowly, stroll

    意思:缓慢前行。
      ▶《孟子•告子下》:“徐行后长者,谓之弟;疾行先长者,谓之不弟。”
      ▶唐·柳宗元

  • 义和

    读音:yì hé

    繁体字:義和

    意思:(义和,义和)
    语本《左传•襄公九年》:“利,义之和也。”后以“义和”指讲义气,彼此和睦。
      ▶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摺:“生着那义和的兄弟厮寻争,孝顺的儿子学生分。”

  • 六龙

    读音:liù lóng

    繁体字:六龍

    意思:(六龙,六龙)

     1.谓《易》干卦的六爻。
      ▶《易•干》:“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孔颖达疏:“干元乃统天之义,言干之为德,以依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