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 性懒逢春睡转昏,晓莺多在梦中闻。

性懒逢春睡转昏,晓莺多在梦中闻。

意思:性情懒惰苏春睡转昏,晓莺多在梦中听到。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寓江宁村居病起写怀(十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性懒逢春睡转昏”,作者以慵懒的语气开始描绘自己,表达出他对春天的喜爱和享受。然而,由于他的懒散,他无法抵抗春日的诱惑,陷入了深深的睡眠中。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场景,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舒适和放松。 “晓莺多在梦中闻”一句,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晓莺的鸣叫声来描绘春天的早晨。他通过描述自己梦中听到了鸟儿的歌声,进一步表达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享受。 “故人锦字凭谁寄,学士银鱼每自焚”两句诗,作者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他渴望收到故人的书信,但现实中却无法实现。他常常自我反思,是否应该像古人那样焚烧银鱼以寄托思念之情。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布谷雨晴宜种药,葡蒲水暖欲生芹”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对春天的农耕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他希望在雨后的晴天里种植草药,在葡蒲水边生长芹菜。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积极和乐观。 最后,“相思未信蓬山远,只隔江东一片云”两句诗,作者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思念之情。他相信两人的距离并不遥远,只是隔着江东的一片云彩。这种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情绪,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坚定和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它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心理描写和情感表达,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变化和思想变化。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一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性懒逢春睡转昏,晓莺多在梦中闻。
故人锦字凭谁寄,学士银鱼每自焚。
布谷雨晴宜种药,葡蒲水暖欲生芹。
相思未信蓬山远,只隔江东一片云。
¤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昏晓

    读音:hūn xiǎo

    繁体字:昏曉

    意思:(昏晓,昏晓)

     1.犹晨昏,早晚。
      ▶《晋书•文苑传•曹毗》:“故大人达观,任化昏晓,出不极劳,处不巢皓。”
      ▶《南齐书•东昏侯纪》:“干戈鼓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