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十首》 尘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

尘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

意思:灰尘污垢完全时光开始显现,心法双遗忘性即真。

出自作者[宋]释正觉的《偈十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深意的禅诗,旨在阐述心性、法尘和真性的关系。整首诗通过鲜明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领悟佛法真谛,以及达到心性真实的路径。 “心是根,法是尘”,这是诗人的第一句。在这里,“心”是指我们的内心,是我们感知世界的基础,因此被比喻为“根”。而“法”则是指世界的万象,是尘埃般繁多且复杂的,因此被比喻为“尘”。 “两种犹如镜上痕”,这是对前两句的进一步解释。这里的“两种”指的是心和法,也就是说心和法就像镜子上的痕迹一样,是相互依存的。这表达了心和法的密切关系,也预示了后文对于心性真实的探讨。 “尘垢尽时光始现”,这是诗人对于修行过程的描述。这里的“尘垢”指的是心中的妄念和执着,只有当这些尘垢被尽除,真实的心性才能显现,就像阳光透过无尘的镜面一样。 “心法双忘性即真”,这是整首诗的核心。诗人通过“心法双忘”表达了修行的最高境界,即忘记了心和法的区别,达到了心性和法性的合一。这时,真性就会自然显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向我们展示了心性、法尘和真性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修行达到心性真实的路径。这不仅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也是一首引导我们探索内心世界的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
尘垢尽时光始现,心法双忘性即真。

关键词解释

  • 心法

    读音:xīn fǎ

    繁体字:心法

    英语:mental cultivation methods

    意思:
     1.佛教语。指经典以外传受之法。以心相印证,故名。
      ▶唐·李华《润州天乡寺故大德

  • 忘性

    读音:wàng xìng

    繁体字:忘性

    英语:forgetfulness

    意思:健忘的毛病。
      ▶欧阳山《高干大》第十章:“老了,忘性大了,不顶事了。”
      ▶草明《乘风破浪》二:“你们

  • 尘垢

    读音:chén gòu

    繁体字:塵垢

    英语:dust and dirt

    意思:(尘垢,尘垢)

     1.灰尘和污垢。
      ▶《国语•晋语二》:“亡人之所怀挟缨纕,以望之尘垢者。”

  • 即真

    读音:jí zhēn

    繁体字:即真

    意思:
     1.谓由摄政或监国而正式即皇帝位。
      ▶《汉书•王莽传上》:“莽即灭翟义,自谓威德日盛,获天人助,遂谋即真之事矣。”
      ▶《初学记》卷九引《帝王世纪》:“尧乃命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