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太子少师元章简公拘词》 晓月犹临千里梓,春风又卷五云图。

晓月犹临千里梓,春风又卷五云图。

意思:晓月还面临千里梓,春风又卷五云图。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赠太子少师元章简公拘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天子思贤共政涂》,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和对明君的期待。 首联“天子思贤共政涂,中台前日得真儒”,直接点明主题,表达了天子对贤才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中台得到了真正的儒者。这一联通过“思贤”和“得真儒”两个关键词,表达了作者对明君和贤才的向往。 颔联“正看浴凤来虽晚,不觉冥鸿去已孤”,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渴望和对明君的期待。浴凤和冥鸿分别代表了凤凰和鸿雁,是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高贵和纯洁。作者通过这两个比喻,表达了希望得到真正的贤才来辅佐天子,同时也表达了对明君的期待。 颈联“晓月犹临千里梓,春风又卷五云图”,描绘了美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贤才的欢迎。晓月和春风是美好的自然景象,代表着希望和生机。千里梓则暗示了人才的广泛,五云图则代表着天子的权威和荣耀。这两句诗通过美好的景象和寓意,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贤才的欢迎。 尾联“谁过南荡青山下,只恐高名自古无”,表达了作者对人才的敬仰和对贤才的期待。南荡青山下暗示了贤才的所在之地,而高名自古无则表达了作者对贤才的敬仰和对他们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作者对明君和贤才的向往和期待,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胸怀和气度。整首诗语言优美,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天子思贤共政涂,中台前日得真儒。
正看浴凤来虽晚,不觉冥鸿去已孤。
晓月犹临千里梓,春风又卷五云图。
谁过南荡青山下,只恐高名自古无。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云图

    读音:yún tú

    繁体字:雲圖

    意思:(云图,云图)
    云的图片,记录着某时某地云的情况和形状,是气象研究的参考资料。

    解释:表示各类云状的照片。通常分一般云图和卫星云图。一般云图是按各类

  • 晓月

    读音:xiǎo yuè

    繁体字:曉月

    意思:(晓月,晓月)
    拂晓的残月。
      ▶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唐·李群玉《自澧浦东游江表》诗:“哀碪擣秋色,晓月啼寒螀。

  • 千里

    读音:qiān lǐ

    繁体字:千裏

    英语:a thousand li; a long distance or a vast expanse

    意思:指路途遥远或面积广阔。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