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珉笛与宇文舍人》 调高银字声还侧,物比柯亭韵校奇。

调高银字声还侧,物比柯亭韵校奇。

意思:调高银字声回到身边,物和柯亭笛不可韵校奇。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寄珉笛与宇文舍人》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音乐和艺术的。它通过对音乐的赞美,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 首句“调高银字声还侧”,直接赞美音乐的优美和动听。这里用“银字”形容音乐的音调高昂,使人侧耳倾听,形象地表达了音乐的魅力。 第二句“物比柯亭韵校奇”则通过比喻,将音乐与柯亭木笛相比,进一步强调了音乐的奇妙和独特。柯亭木笛是古代名器,以其音色优美而著称,诗人以此比喻音乐,可见其对音乐的赞美之深。 第三句“寄与玉人天上去”是表达对音乐的珍视和希望与知音分享的心情。这里用“玉人”比喻知音,将音乐比作可以寄给知音的礼物,希望它能飞到知音的身边,传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意。 最后一句“桓将军见不教吹”则表达了对艺术才华的赞美和对艺术家的敬仰。诗人用桓温教不吹笛的典故,表达了对音乐家桓将军的高度评价和敬仰之情。桓温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和音乐理论家,诗人以此典故,表达了对桓将军音乐才华的赞美和对音乐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音乐的赞美,表达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诗人通过对音调、音色、乐器、知音和艺术家的赞美,展现了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敬仰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调高银字声还侧,物比柯亭韵校奇。
寄与玉人天上去,桓将军见不教吹。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银字

    读音:yín zì

    繁体字:銀字

    意思:(银字,银字)

     1.以银粉书写之文字。
      ▶南朝·梁简文帝《蒙华林园戒诗》:“昔日书银字,久自恧宗英。”
      ▶唐·熊孺登《雪中答僧书》诗:“八行银字非常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