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奉答子履学士见赠之作》 豫约诗筒屡来往,两州鸡犬接封疆。

豫约诗筒屡来往,两州鸡犬接封疆。

意思:预先约定诗筒多次来往,两州鸡犬接触边界。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奉答子履学士见赠之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谁言颍水似潇湘,一笑相逢乐未央》是一首优美的送别诗,表达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首联“谁言颍水似潇湘,一笑相逢乐未央”,颍水是中国河南省的一条河流,它与潇湘相似,意味着美好的相遇和欢乐的时光。诗人用“一笑相逢”表达了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以及他们在一起时的快乐和满足。 颔联“岁晚君尤耐霜雪,兴阑吾欲返耕桑”,岁晚是寒冷的季节,但友人仍然坚强不屈,能够抵抗霜雪。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到自己的家乡去耕种田地,享受田园生活的愿望。 颈联“铜槽旋压清樽美,玉麈闲挥白日长”,诗人用铜槽压酒,用玉麈挥洒白日,表达了友人之间的欢乐和轻松氛围。这两句诗也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和祝愿,希望友人能够享受美好的生活。 尾联“豫约诗筒屡来往,两州鸡犬接封疆”,诗人与友人约定要经常通信交流诗作,两地的鸡犬相闻如同邻里。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期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信任和祝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仰、赞美、思念和祝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谁言颍水似潇湘,一笑相逢乐未央。
岁晚君尤耐霜雪,兴阑吾欲返耕桑。
铜槽旋压清樽美,玉麈闲挥白日长。
豫约诗筒屡来往,两州鸡犬接封疆。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封疆

    读音:fēng jiāng

    繁体字:封疆

    英语:borders; frontiers

    意思:
     1.界域之标记;疆界。
      ▶《礼记•月令》:“﹝孟春之月﹞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

  • 来往

    读音:lái wǎng

    繁体字:來往

    短语:走 往来 明来暗往 往复 走动

    英语:to come and go

    意思:(来往,来往)

     1.来去,往返。

  • 豫约

    读音:yù yuē

    繁体字:豫約

    意思:(豫约,豫约)
    谓事先约定或互订契约。
      ▶清·无名氏《帝城花样•韵香传》:“嵩祝部一时声誉顿起,座中客常满,有隔日豫约不得入坐者。”
      ▶鲁迅《书信集•致臺静农》:

  • 诗筒

    读音:shī tǒng

    繁体字:詩筒

    意思:(诗筒,诗筒)
    亦作“诗筩”。
     
     1.盛诗稿以便传递的竹筒。
      ▶唐·白居易《秋寄微之十二韵》:“忙多对酒榼,兴少阅诗筒。”自注:“此在杭州,两浙唱和诗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