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张思孺秘校挽诗二首》 人间常奉诧,张也好堂堂。

人间常奉诧,张也好堂堂。

意思:民间常奉诧,张的好堂堂。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张思孺秘校挽诗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人生无常,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 首联“人间常奉诧,张也好堂堂。
处众谦和甚,居官志力强。”描绘了张的好堂堂形象,他待人谦和,在官场上意志坚定,表现出色。这体现了张的人格魅力和官场才能。 颔联“当时君壮健,在座我苍浪。”描绘了诗人和张在不同时期的状态。诗人当时身体衰弱,而张则壮健有力。这种对比突出了人生的无常,时光的流逝。 颈联“今日翻相哭,无言问彼苍。”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无法接受张的离世,只能默默地向苍天发问,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全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张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感慨和对已故朋友的怀念。诗中使用了对仗、对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韵律感。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间常奉诧,张也好堂堂。
处众谦和甚,居官志力强。
当时君壮健,在座我苍浪。
今日翻相哭,无言问彼苍。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堂堂

    读音:táng táng

    繁体字:堂堂

    英语:kinglike

    意思:
     1.形容盛大。
      ▶《晏子春秋•外篇上二》:“﹝齐景公﹞曰:‘寡人将去此堂堂国者而死乎!’”
      ▶《文

  • 也好

    读音:yě hǎo

    繁体字:也好

    英语:all well and good

    详细释义:1.表示虽然与自己的原意不同,但是还可以同意的助词。如:『这事他弃权了也好,免得又节外生枝。』

  • 人间

    读音:rén jiān

    繁体字:人間

    短语:尘 尘世 江湖 浊世 凡

    英语:man\'s world

    意思:(人间,人间)
    亦作“人闲”。
     
     

  • 常奉

    读音:cháng fèng

    繁体字:常奉

    意思:
     1.指固定的奉祀者。
      ▶《左传•昭公三十二年》:“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杜预注:“奉之无常人,言唯德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