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苏注承议天钵元长老像前捻香》 日常居士行时午,月在生公讲处明。

日常居士行时午,月在生公讲处明。

意思:每天中午居士走的时候,月亮在生公讲处明。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次韵苏注承议天钵元长老像前捻香》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诗,给人一种宁静、超脱的感觉。诗人通过描绘清静的寺院环境,表现了对世俗纷扰的淡泊和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首联“萧然方丈病仪成,蓑笠忘来一境清。”,通过描绘寺庙的方丈室和蓑笠忘记带来的情境,展现了诗人超脱物外、心境清明的状态。这里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繁琐的厌倦,以及对清静精神生活的向往。 颔联“应作是观宁有相,实无得度即非情。”,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诗人认为,应该保持一种超脱的观念,不被表象所迷惑。实际上,无法得到真正的超脱,就是因为我们还被情感所束缚。 颈联“日常居士行时午,月在生公讲处明。”,通过描绘居士的日常行为和月生公讲经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寺庙的清静和神圣。这里也表达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深入理解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能识微言只夫子,可怜惟我最初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佛教微言大义的理解,同时也感叹自己只是刚刚开始这段精神之旅。这里表现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谦逊态度和不断追求的精神。 整首诗意境深远,哲理深刻,通过对寺庙清静环境的描绘和对佛教哲理的探讨,表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淡泊。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萧然方丈病仪成,蓑笠忘来一境清。
应作是观宁有相,实无得度即非情。
日常居士行时午,月在生公讲处明。
能识微言只夫子,可怜惟我最初程。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生公

    读音:shēng gōng

    繁体字:生公

    意思:晋末高僧竺道生的尊称。相传生公曾于苏州·虎丘寺立石为徒,讲《涅槃经》。至微妙处,石皆点头。
      ▶唐·李绅《鉴玄影堂》诗:“深夜月明松子落,俨然听法侍生公。”
      ▶唐·

  • 行时

    读音:xíng shí

    繁体字:行時

    英语:in vogue

    意思:(行时,行时)
    时行。谓见重于当时。
      ▶清·李渔《怜香伴•欢聚》:“自家京师第一个行时的宾相便是。”
      ▶

  • 居士

    读音:jū shì

    繁体字:居士

    英语:kulapati

    意思:
     1.古代称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
      ▶《礼记•玉藻》:“居士锦带。”
      ▶郑玄注:“居士,道艺处士也。

  • 日常

    读音:rì cháng

    繁体字:日常

    英语:daily

    意思:
     1.指太阳永恒存在。
      ▶《宋史•乐志十四》:“干健坤顺,群生首资。日常月升,四时叶熙。”
     
     2.平

  • 午月

    读音:wǔ yuè

    繁体字:午月

    意思:夏历以寅月为岁首(正月),所以称五月为午月。

    解释:1.夏历以寅月为岁首(正月),所以称五月为午月。

    造句:

  • 在生

    读音:zài shēng

    繁体字:在生

    意思:犹在世。
      ▶唐·王建《水运行》:“在生有乐当有苦,三年做官一年行。”
      ▶明·蘅芜室《再生缘》第三齣:“妾在生遭逢圣明,自幸无过,上帝怜我,收置殿前,充为玉女,这仙阶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