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到江西省看花次韵(四首)》 千树桃花红一色,春光谁道不须多。

千树桃花红一色,春光谁道不须多。

意思:千树桃花红一色,春光谁道不需要多。

出自作者[明]杨基的《到江西省看花次韵(四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青丝茵褥是柔莎,白苎衣裳胜绮罗。
千树桃花红一色,春光谁道不须多。》以其生动的描绘和富有诗意的语言,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句“青丝茵褥是柔莎”以一种细腻的视角,将青丝比作茵褥上的柔莎,形象地描绘出柔软细腻的质感。这一比喻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也展示了其高超的艺术技巧。 “白苎衣裳胜绮罗”一句,诗人以白苎衣作为对比,强调其与绮罗的差异。这里的“绮罗”象征着华丽,而“白苎衣”则象征着朴素和自然。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华丽生活的淡然。 “千树桃花红一色”一句,诗人以千树桃花为背景,用“红一色”来形容桃花的颜色,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景象。这里的桃花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也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 最后,“春光谁道不须多”一句,诗人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这里的“春光”象征着生命和希望,而“不须多”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希望的珍视和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诗中的意象和比喻都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这首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青丝茵褥是柔莎,白苎衣裳胜绮罗。
千树桃花红一色,春光谁道不须多。
作者介绍 杨基简介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原籍嘉州(今四川乐山),大父仕江左,遂家吴中(今江苏苏州),“吴中四杰”之一。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为丞相府记室,后辞去。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罚服劳役。死于工所。

杨基诗风清俊纤巧,其中五言律诗《岳阳楼》境界开阔,时人称杨基为“五言射雕手”。少时曾著《论鉴》十万余言。又于杨维桢席上赋《铁笛》诗,当时维桢已成名流,对杨基倍加称赏:“吾意诗境荒矣,今当让子一头地。”杨基与高启、张羽、徐贲为诗友,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关键词解释

  • 不须

    读音:bù xū

    繁体字:不須

    意思:(不须,不须)
    不用;不必。
      ▶《后汉书•逸民传•周党》:“臣闻尧不须许由、巢父,而建号天下;周不待伯夷、叔齐,而王道以成。”
      ▶唐·张志和《渔父歌》:“青篛笠,绿

  • 一色

    读音:yī sè

    繁体字:一色

    英语:plain shade

    意思:
     1.单色;一种颜色。
      ▶《汉书•梅福传》:“一色成体谓之醇,白黑杂合谓之駮。”
      ▶北周·庾信《三月三

  • 春光

    读音:chūn guāng

    繁体字:春光

    英语:spring scenery

    意思:
     1.春天的风光、景致。
      ▶南朝·宋·吴孜《春闺怨》诗:“春光太无意,窥窗来见参。”
      

  • 桃花

    读音:táo huā

    繁体字:桃花

    短语:水葫芦 栀子 款冬 紫菀 山花 晚香玉 芍药 刨花 鸡冠花 夹竹桃 康乃馨 风信子 报春花 玫瑰 紫罗兰 唐 金盏花 美人蕉 鸢尾 藏红花 水仙 菁 樱花 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