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转新花烂熳,客程依旧水潺湲,若教犹作当时意,应有垂丝在鬓边。
意思:人事转到新花灿烂熳,客程依旧水潺潺流淌,如果教育还作当时意,应该有在鬓边垂丝。
出自作者[唐]温庭筠的《却经商山寄昔同行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一种淡然、恬静的氛围,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受。
首句“曾道逍遥第一篇,尔来无处不恬然。”中的“逍遥”一词,源自道家哲学,象征着自由、无拘无束的状态。在这里,诗人用“逍遥”作为开篇,暗示了他此刻的自由自在和内心的平静。随着诗人的笔触深入,他发现自从进入这个新的环境以来,他无处不感到平静和安宁。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状态的描绘。
“便同南郭能忘象,兼笑东林学坐禅。”一句中,诗人运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南郭子”,出自《庄子》中的寓言,他以模仿者的形象出现,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超脱和忘我;另一个是“东林学坐禅”,这是对佛教修行方式的形象描绘,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专注。这两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超脱,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人事转新花烂熳,客程依旧水潺湲。”这两句诗描绘了旅途中的新旧交替,人事变迁,而周围的景色却依旧如故。这里诗人以花烂熳和潺湲的水生动地描绘了旅途中的美丽和宁静。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的孤独感,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最后,“若教犹作当时意,应有垂丝在鬓边。”两句诗中,“当时意”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诗人假设如果他现在再次回到那个时候,他鬓边的垂丝依然在盛开。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淡然、恬静的氛围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感受,表达了他内心的平静、超脱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运用典故和生动的描绘,诗人成功地传达了他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情感。
相关句子
- 丛芳烂熳。-- 出自《庆云章》作者:[唐]陈子昂
- 开烂熳。-- 出自《梅花引·园林静》作者:[宋]无名氏
- 琴瑟徒烂熳。-- 出自《秋夜讲解诗》作者:[南北朝]谢朓
- 烂熳已万条。-- 出自《咏兔丝诗》作者:[南北朝]谢朓
- 残花烂熳舒。-- 出自《和宇文内史入重阳阁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烂熳开山城。-- 出自《杏花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故园花烂熳。-- 出自《菩萨蛮·胭脂浅染双珠树》作者:[宋]张孝祥
- 君应有语。-- 出自《摸鱼儿 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作者:[元]元好问
- 应有恨。-- 出自《渔家傲·叶下鵁鶄眠未稳》作者:[宋]晏殊
-
佳期应有在。-- 出自《菩萨蛮·娇香淡染胭脂雪》作者:[宋]晏几道
- 舟中应有苏卿。-- 出自《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作者:[元]徐再思
- 懊恼天仙应有以。-- 出自《天仙子·踯躅花开红照水》作者:[唐]皇甫松
- 天上?娥应有恨。-- 出自《蝶恋花 甲申岁南都作》作者:[元]元问好
- 燕燕于飞应有喜。-- 出自《蝶恋花 雨中客至》作者:[元]王结
- 颜色馨香,依旧依旧。-- 出自《偈颂一百四十一首》作者:[宋]释师范
- 依旧是平凡。-- 出自《木兰花慢·向闲庭散步》作者:[现代]顾随
- 东风依旧南浦。-- 出自《摸鱼子 寒食雨中》作者:[元]邵亨贞
- 依旧住。-- 出自《渔家傲·诗句一春浑漫与》作者:[金]段克己
- 山,依旧好。-- 出自《山坡羊·晨鸡初叫》作者:[元]陈草庵
- 依旧平分局面。-- 出自《偈颂六十七首》作者:[宋]释原妙
- 西湖依旧流。-- 出自《长相思·去年秋》作者:[宋]宋无名氏
- 依旧小窗疏影,-- 出自《一萼红 赋红梅,次郭南湖韵》作者:[元]陶宗仪
- 只有山光依旧。-- 出自《西江月·门柳疏疏映日》作者:[宋]向滈
- 神人事分。-- 出自《周祀圜丘歌 皇夏》作者:[南北朝]庾信
- 人事别。-- 出自《摸鱼儿 扬州》作者:[元]吴存
- 何为人事间。-- 出自《述志诗 其二》作者:[汉]嵇康
- 何处人事少?-- 出自《西山草堂》作者:[唐]杜牧
- 欢娱人事尽。-- 出自《游沈道士馆诗》作者:[南北朝]沈约
- 寂寥人事屏。-- 出自《和乐仪同苦热诗》作者:[南北朝]庾信
- 苍茫人事非。-- 出自《拟咏怀诗 二一》作者:[南北朝]庾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