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享太庙乐章·雍和》 于穆清庙,聿修严祀。

于穆清庙,聿修严祀。

意思:在穆清庙,袁聿修庄严的祭祀。

出自作者[唐]魏征的《享太庙乐章·雍和》

全文赏析

《享太庙乐章·雍和》是唐代魏征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描写了皇帝祭祀祖先的盛况,展现了唐朝皇家的庄严、肃穆和威严。 首先,从诗题来看,“享太庙”是指皇帝在太庙举行祭祀活动,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太庙是古代帝王祭祀先祖的场所,因此,这个题目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政治意义和文化内涵。 其次,从内容来看,这首诗描绘了皇帝祭祀祖先的场景。诗中写道:“大礼既饰,至乐斯陈。”这里的“大礼”指的是皇帝祭祀祖先的庄重仪式,而“至乐”则是指音乐舞蹈等表演。这表明皇帝在祭祀活动中,既要庄重严肃,又要欢庆祥和。这种矛盾的统一,正是中国古代皇家礼仪的特点。 再次,从艺术手法来看,这首诗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排比、对仗等,使得诗歌形式美观大方,音韵和谐。例如:“钟鼓齐鸣,管弦繁奏。”这里的“钟鼓齐鸣”和“管弦繁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表现了皇家祭祀活动的庄重气氛,又展现了音乐舞蹈的繁荣景象。 最后,从思想内涵来看,这首诗传达了皇帝对祖先的敬仰之情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诗中写道:“神人共悦,天地同春。”这里的“神人共悦”意味着皇帝与祖先共享喜悦,而“天地同春”则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这种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和热爱,正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共同信仰。 总之,《享太庙乐章·雍和》这首诗以其庄重肃穆的氛围、优美和谐的形式和深厚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唐朝皇家祭祀活动的盛况,成为了中国古代乐府诗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于穆清庙,聿修严祀。
四县载陈,三献斯止。
笾豆撤荐,人祗介祉。
神惟格思,锡祚不已。
作者介绍 魏征简介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巨鹿曲阳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

关键词解释

  • 穆清

    读音:mù qīng

    繁体字:穆清

    意思:
     1.指天。
      ▶《史记•太史公自序》:“汉兴以来,至明天子,获符瑞,封禅,改正朔,易服色,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
      ▶宋·刘攽《<东汉书>刊误》:“穆清,天也

  • 聿修

    读音:yù xiū

    繁体字:聿修

    意思:(参见聿脩)
    见“聿脩”。

    解释:1.见\"聿修\"。

    造句: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聿修祖宗之志

  • 于穆

    读音:wū mù

    繁体字:於穆

    意思:(于穆,于穆)
    对美好的赞叹。
      ▶《诗•周颂•维天之命》:“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汉书•司马迁传》:“汉兴已来,至明天子……受命于穆清,泽流罔极,海外殊俗重译

  • 清庙

    读音:qīng miào

    繁体字:清廟

    意思:(清庙,清庙)

     1.《诗•周颂》篇名。
      ▶《诗•周颂•清庙序》:“《清庙》,祀文王也。”
     
     2.指古帝王祭祀祖先的乐章。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