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兵后经永安法空寺寄悟禅师(其寺贼所焚)》 后夜池心生素月,春天树色起悲风。

后夜池心生素月,春天树色起悲风。

意思:后来晚上池心生素月,春天树色起悲风。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兵后经永安法空寺寄悟禅师(其寺贼所焚)》

全文赏析

这首诗《常说人间法自空,何言出世法还同》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探讨了人生、宇宙和生死的问题,表达了对出世与入世、现实与理想之间矛盾的深深思考。 首句“常说人间法自空,何言出世法还同”揭示了人间的法则是虚空的,即使我们试图逃避它,它仍然如影随形。然而,出世的法则似乎也并不真实,因为人始终无法完全脱离世俗的困扰和牵绊。这种矛盾性,既揭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也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深深理解。 “微踪旧是香林下,
余烬今成火宅中”描绘了人生的变迁和无常。过去的微小痕迹在时间的流逝中变得模糊不清,而现在的我们却身处火宅之中,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这种对比,既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无奈,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后夜池心生素月,春天树色起悲风”描绘了夜晚池心的素月和春天的树色,这些景象充满了凄凉和哀伤,似乎在诉说着人生的苦难和无奈。 最后,“吾知世代相看尽,谁悟浮生似影公。”这句话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深深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能够看透人生虚无的人的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人生的无常、变迁和苦难,表达了对人生的深深理解和敬仰。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面对现实,同时也启示我们寻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以应对人生的种种挑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常说人间法自空,何言出世法还同。
微踪旧是香林下,余烬今成火宅中。
后夜池心生素月,春天树色起悲风。
吾知世代相看尽,谁悟浮生似影公。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池心

    读音:chí xīn

    繁体字:池心

    意思:池水的中央。
      ▶唐·皎然《兵后经永安法空寺寄悟禅师》诗:“后夜池心生素月,春天树色起悲风。”
      ▶前蜀·李珣《酒泉子》词之四:“秋月婵娟,皎洁碧纱窗外,照花穿竹冷沉沉,印

  • 素月

    读音:sù yuè

    繁体字:素月

    英语:bright and clear moon

    意思:皓月,明月。
      ▶晋·陶潜《杂诗》之二:“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唐·杜甫《湖城遇孟云

  • 悲风

    读音:bēi fēng

    繁体字:悲風

    英语:grievous wind; moaning wind

    意思:(悲风,悲风)

     1.凄厉的寒风。
      ▶《古诗十九首•去者日以疏》:“

  • 后夜

    读音:hòu yè

    繁体字:後夜

    意思:(后夜,后夜)
    后半夜。
      ▶唐·刘长卿《喜鲍禅师自龙山至》诗:“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宋·梅尧臣《依韵和刘六淮潮》:“后夜人无寐,遥听入浦声。”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