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李给事元树奉使云中诸镇》 戍角动人多苦调,戎衣走马半新兵。

戍角动人多苦调,戎衣走马半新兵。

意思:戍角动很多人苦于调,身着戎装骑马半新武器。

出自作者[明]谢榛的《送李给事元树奉使云中诸镇》

全文赏析

这首诗《琐闱朝下促飞旌,岁暮看君塞上行》是一首描绘边疆将士生活的诗,通过对朝下匆忙启程的场景、戍楼角声中的苦调、戎装驰马的新兵、连云的山岭、满城的飞雪等细节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边疆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情怀。 首联“琐闱朝下促飞旌,岁暮看君塞上行”描绘了朝下匆忙启程的场景,岁暮之时,诗人看到友人前往边塞,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和敬意。颔联“戍角动人多苦调,戎衣走马半新兵”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边疆将士的生活状态,戍楼角声中充满了苦调,将士们穿着新的戎装驰马,这既体现了边疆生活的艰苦,也展示了将士们的坚韧和爱国情怀。 颈联“关开涿鹿云连树,路出蜚狐雪满城”描绘了边塞的地貌和环境,关开涿鹿,云连树茂,路出蜚狐,雪满城寒,这既展示了边塞的壮丽景色,也暗示了边疆将士们面临的艰难环境。尾联“计日楚才封事上,君王深见九边情”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和祝愿,希望友人能够及时上奏楚才封事,让君王深切了解九边形势,这既是对友人的鼓励和鞭策,也是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将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将士们的艰苦生活和爱国情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期待。诗人通过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使得诗歌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琐闱朝下促飞旌,岁暮看君塞上行。
戍角动人多苦调,戎衣走马半新兵。
关开涿鹿云连树,路出蜚狐雪满城。
计日楚才封事上,君王深见九边情。
作者介绍 石延年简介
谢榛(1495~1575)明代布衣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倡导为诗摹拟盛唐,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后为李攀龙排斥,削名“七子”之外,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其身。其诗以律句绝句见长,功力深厚,句响字稳,谢榛诗文,著有《四溟集》共24卷,一说10卷,《四溟诗话》(亦题《诗家直说》)共4卷。

关键词解释

  • 苦调

    读音:kǔ diào

    繁体字:苦調

    意思:(苦调,苦调)

     1.犹苦言,忠言。
      ▶南朝·宋·颜延之《秋胡》诗:“义心多苦调,密此金玉声。”
     
     2.忧伤悲凉的声调。
      ▶清·黄

  • 戎衣

    解释

    戎衣 róngyī

    [military uniform] 军服、战衣

    引用解释

    1.军服,战衣。《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 孔 传:“衣,服也。一著戎服而灭 紂 。”一说谓用兵伐

  • 戍角

    读音:shù jiǎo

    繁体字:戍角

    意思:边防驻军的号角声。
      ▶前蜀·毛文锡《甘州遍》词:“萧萧飒飒,边声四起,愁闻戍角与征鼙。”
      ▶清·阎尔梅《大同览胜》诗:“坳堞严关戍角丛,秦过万里扼当中。”

  • 动人

    读音:dòng rén

    繁体字:動人

    短语:感人肺腑 顽石点头 可歌可泣 扣人心弦 回肠荡气 沁人心脾

    英语:moving

    意思:(动人,动人)
    引人注意,打动

  • 新兵

    读音:xīn bīng

    繁体字:新兵

    意思:
     1.刚入伍的士兵。
      ▶茅盾《子夜》十七:“况且死伤的尽管多,新兵也在招募呀!”
     
     2.比喻刚参加某种工作的人。
      ▶《新华月报》1964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