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筝妓伍卿》 座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

座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

意思:客人布满筵席都不说话,一行哀雁十三声。

出自作者[宋]李远的《赠筝妓伍卿》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轻轻没后更无筝,玉腕红纱到伍卿。座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在描述一个没有筝的场景,以及一个女子弹筝的情景。 首句“轻轻没后更无筝”,轻轻二字,给人以轻盈、飘逸、纤细的想象,仿佛描绘出一位身姿轻盈的女子,在寂静的夜晚,轻轻拨动筝弦。而“更无筝”则表达出一种失落和遗憾,暗示着这位女子弹筝技艺的高超和美妙,使得人们都为之陶醉,以至于再也没有人愿意去弹筝。 “玉腕红纱到伍卿”一句,描绘出这位女子弹筝时的形象,她手握玉腕,轻拨筝弦,红纱轻舞,宛如仙女下凡。伍卿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用来代指这位女子的住处或者身份地位。 “座客满筵都不语”描绘出一种寂静、庄重的氛围,人们都沉浸在女子的弹筝声中,没有人说话,仿佛被这哀怨的筝声所感染。 最后一句“一行哀雁十三声”,用哀怨的雁声来比喻筝声,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筝声的悲凉和哀怨。这里的“十三声”指的是十三弦古筝的弦数,也暗示着筝声的悠长和哀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女子弹筝的情景,表达出一种哀怨、凄美的情感,同时也展现了古代音乐的美妙和魅力。整首诗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诗意和情感色彩。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轻轻没后更无筝,玉腕红纱到伍卿。
座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

关键词解释

  • 三声

    读音:sān shēng

    繁体字:三聲

    意思:(三声,三声)
    旧指军中用以传令的金鼓、笳、铎之声。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十阵》:“三声既全,五彩必具,辨吾号声,知五旗。”

  • 客满

    读音:kè mǎn

    繁体字:客滿

    短语:满员 满额

    英语:be booked up

    意思:(客满,客满)
    旅馆、饭店、影剧院等表示满员的用语。
      ▶叶圣陶《潘

  • 座客

    读音:zuò kè

    繁体字:座客

    意思:在座的客人。
      ▶唐·袁郊《甘泽谣•红线》:“嵩(薛嵩)以歌送红线,请座客冷朝阳为词曰:‘採菱歌怨木兰舟,送别魂消百尺楼。’”清·周亮工《书影》卷九:“每一演其撰剧,座客笑骂百端。”<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